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2023年11月01日 10:20  点击:[]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尤其是传染病,如肺炎支原体肺炎、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肺炎支原体肺炎

1.定义

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2.症状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


3.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


4.预防

1)多喝温开水、勤洗手、保持空气清新。

2)清理布满灰尘或长有霉菌的地方,要注意戴口罩。

3)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儿童还应该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运动后要注意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避免吹风着凉。

5)保持室内温度大概是18-20度之间,如果家有老年人或者儿童,室温在22-24度之间为宜,室内湿度也可在50%-70%。

6)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内脏,以及胡萝卜、南瓜、番茄、柑橘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上呼吸道感染

1.定义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3.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4.预防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水痘

1.定义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2.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4.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诺如病毒

1.定义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2.症状

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到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4.预防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手足口病

1.定义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症状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能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流行性腮腺炎

1.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2.症状

1)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到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到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4.预防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直至消肿为止。


秋季幼儿日常护理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01 衣:

  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上汗背巾或玩后及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02 食:

  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配合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食用,可以有效改善秋燥症状。



03 住: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



04 行:

秋季气温舒适,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会增多,提醒家长对于幼儿的活动要做到运动适量、动静交替,多晒太阳,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幼儿的午睡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家园配合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4.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孩子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转载自常熟市浙浦中星小学

2023.11

伟阳幼儿园


上一条:十二月疾病最新提醒 下一条:预防支原体肺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