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省级课题>>在研:省学会: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理论学习(2024.11)
2024-11-28 14:43  

理论学习记录表

研究主题

《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

学习内容

《生活 兴趣 想象:让游戏玩起来——谈大班户外混班角色游戏区“创玩小街”的预设》

内容来源

网络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教儿童”“尊重学生主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 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群体的活动中去。”教育界发现了“幼儿同伴”的宝贵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尝试 开展混班游戏,发现让不同班的幼儿共同游戏,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互相交流合作,还能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 互帮互助。基于以上背景,我园也尝试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生态自然教育,以“开放和活跃”为设计理念,将园内1、2号户外体锻场地打造成儿童最期待的户外游戏区—创玩小街“染坊、纸浆馆、田甜小院、农场、萌宠园、茶吧、舞台、影像馆、车行、银行”为主题的大班混班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尊重主体,制订户外混班角色游戏目标

幼儿能自由、自主、愉悦地参与到混班角色游戏中来。

具有初步的游戏目的性,游戏行为能正确反映 角色的职责、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

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及伙伴,在 游戏中与同伴大胆交流、分工协作。

在游戏中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结合《指南》中关于大班幼儿语言领域之倾听 与表达中的目标,大班混班角色游戏的目标可以定为:能大胆与陌生的老师、同伴交往交流,能有序、连贯、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二、顺应需要,预设户外混班角色游戏内容

预设从教师观察、了解、发问开始,内容源于幼儿生活

预设从师生讨论、思考、联想入手,内容彰显幼儿经验

预设因幼儿游戏、过程、变化调整,内容体现灵活弹性

三、注重自主,创新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思路

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前准备

以互动为要求的游戏活动

以发展为目的游戏后分享

四、结语

立足儿童本位的户外混班角色游戏活动,打破内外边界、常规思路、班级壁垒、区域限制,最大限度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合作伙伴、游戏方式,是“课程 游戏化”精神的真正落实,教师要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索,不断以看见幼儿外在的游戏行为表现,去解读行为背后的兴趣、经验与需求,从而调整游戏环境与材料的行动思考为路径,使混班角色游戏开展妙趣横生,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通过本次学习,组内教师对于混班角色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观察者和反思者。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需求,从而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此外,教师在混班角色游戏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同伴沟通和协作,这对于他们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游戏材料和环境的设置上,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创造一个富有变化和挑战性的游戏环境。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还能促进他们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游戏后进行分享和反思,这有助于幼儿巩固游戏中的学习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通过这样的过程,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感受,从而促进情感和认知的全面发展。

   记录人 陆雯 日期 2024.11

 

上一条:自编学习材料(2024.11)
下一条:自编学习材料(2024.10)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