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在研:太仓市专项:家园社协同共育幼儿园老城厢课程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4年11月25日课题研讨活动记录表
2024-11-28 11:02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家园社协同共育幼儿园老城厢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省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立项编号

GZ-Z202111

出席对象

课题组全体成员

地点

多功能活动室

时间

20241125

研究主题

科教融合,赋能发展

——太仓市幼儿园角色游戏研讨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活动

所要解决问题

厘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为提高幼儿园角色游戏质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主持人:为推进2024年度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厘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为提高幼儿园角色游戏质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现决定组织开展太仓市幼儿园角色游戏研讨(第三场)暨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活动。

㈡课题理论文献学习

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问题

第一,教师对本土资源的认识狭隘,缺乏系统的本土资源课程开发能力第二,缺乏获取本土资源的途径,对本土资源的利用缺乏灵活性第三,本土资源的开发缺乏儿童的主体性参与,只重本土资源的开发结果而忽视儿童的过程性体验

⒉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转换

路径一,坚持本土资源全面育人的价值观,将对本土资源价值的认识从静态的课程要素转向鲜活统整的经验。路径二,坚持开放动态的本土资源开发观,将本土资源的开发视为一个连续且不断改进的过程。路径三,坚持本土资源开发与实践的儿童参与观,将儿童对本土资源开发的参与视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⒊本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策略一,营造本土资源课程化的“整体环境”;策略二,凸显本土文化特征性的“内部环境”;策略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教育活动内容;策略四,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扩充教育内容;策略五,利用家长智慧资源,充实教育内容。

㈢课题研究课观摩大班美术《老城厢的漏窗》

㈣分组议课

议课组一组:

协同共育家园社开发本土资源的策略

漏窗的文化美漏窗本身的花纹美和花纹的寓意家园社协同开发资源家长拍摄的照片”;展示方式花纹、叠方”;运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已有经验对称”。

策略引领,多角度运用本土资源的研究

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但是考虑到有效性方面,可以把图片放大一些,指向性再聚焦一点,同时渗透艺术要素:图案排列边框整体感受,还可以增加一些浸润式的氛围,在背景和光影方面做一些效果。

建议

加深对老城厢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最后的三扇窗前置,更加情景化,在环境中体现文化认同感

对应A指标开发策略,充分利用家园社协同开发,有家长与幼儿前期去寻找、了解老城厢的漏窗;漏窗本身蕴含的文化美、功能,不同花纹的寓意都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对应B指标应用策略,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可将图片放大,指向性再聚焦一点,同时渗透文化要素:还可增加一些浸润式的氛围,在背景板上可增加风景,更加情景化,突出感受漏窗的功能,在环境中体现文化认同感。

议课组二组:

协同共育家园社开发本土资源的策略

资源的选择适宜家长资源——寻找漏窗”;关注到漏窗和灯光的结合拓展到生活中的屏风

策略引领,多角度运用本土资源的研究

思维导图方面可以关注美观性,逻辑性上还能加强;关注美术活动的核心:审美——美的布景创设、材料的多样化,在材料方面增加组合和自然拼摆;多角度的评价:形式上有体现

建议

将所见进行表征式的记录,这样就可以有重点,便于信息的收集;漏窗文化——漏窗的寓意

对照指标,漏窗纹样,教师如何进行分析从而推进本次的活动,可以邀请专家介绍花纹的寓意,从而利用社区的周边资源,感受本土文化的渊源、江南的独特。

对应A指标开发策略,资源选择适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寻找、了解漏窗;关注到漏窗和灯光的结合,非常巧妙地表现漏窗;拓展到生活中的屏风、文创作品等。对应B指标应用策略,注重氛围创设,美的布景创设、材料的适宜:思维导图运用有效,建议在呈现方式上更具逻辑性角度的评价有体现,鼓励幼儿为同伴提出建议。建议漏窗文化的渗透再加强,如漏窗的起源、漏窗花纹的寓意等。可以邀请园林方面的专家介绍漏窗的设计、功能、寓意等有效利用社资源,帮助幼儿感受江南本土文化。

㈤科研处指导总结

张雪老师:

⒈活动有价值,充分立足家园社,基于幼儿兴趣与能力开发本土资源,并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之中。

⒉理论文献学习能将相关文献整合,以综述的形式分享,文献内容与课题课研究内容相匹配。建议将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其作比较,转化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梳理出自己的策略思考,同时也能有助于观课教师理解本次活动的内涵价值。

⒊量表设计将“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的指标进行融合,更有助于观看教师整合观察。

⒋活动流程建议再结构化呈现,一般有三个环节:初步感知、加深理解、成果输出。

⒌开发和利用资源要有连续性、系列化的设计思路,思考本次活动在系列课程中的位置,后续如何持续推进。

第一个环节,可以基于幼儿前期的经验,来让幼儿说说漏窗的价值;第二个环节,关于欣赏,需要一个整体的欣赏,可以通过景来感受到漏窗的美;第三个环节,创作的形式和材料方面,可以关注到幼儿的能力和差异,提供自然材料进行拼摆;第四个环节,在交流时可以将背景变成风景,老师运用手电筒来引导幼儿介绍漏窗的设计,感受光影投射出来的漏窗的美。

王明珠老师

老城厢的漏窗,课题的来源契合老城厢资源。漏窗符合文化特色。孩子们的作画方式和展现方式有教师的巧思在。

在欣赏感知时,思维的传递比较零散,缺乏总体的梳理和思考。通过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幼儿进行整体思维构筑。

活动中帮助幼儿感受漏窗的美。对漏窗的花纹进行一个简单的拓展。

根据指南的目标对照幼儿能力水平发展,对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有一定的经验。提升幼儿的设计水平。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深入理解了本土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并掌握了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以便更精准地解读观察量表。在获得理论知识的支撑后,教师们携带量表的两个主要指标,观摩了朱亦佳老师的大班美术活动《老城厢的漏窗》,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们分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并聆听了张雪老师对活动的指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园社资源本土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理解。

物化成果

本土资源在小中大课程中的有效运用路径



上一条:2024年12月11日课题研讨活动...
下一条:2024年10月09日课题研讨活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