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苏州市级课题>>在研:苏州规划:合理期望导向下的幼小全程衔接家长课程的开发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2025年7月理论学习记录表
2025-07-01 10:34  

理论学习记录表

研究主题

基于合理期望导向下的幼小全程衔接家长课程的开发研究

学习内容

家庭入学准备认知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

内容来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第44卷第7

参加人员

课题组全体教师

一、核心观点:家庭认知是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驱动力

孟繁慧老师的研究指出,幼儿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的过渡阶段,家庭对于入学准备的认知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认知不仅构建了幼儿入学准备的家庭支持框架,更在情感、认知、社交等多领域,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入学准备程度与后续学习适应情况。家庭对入学准备的正确且全面认知,是幼儿顺利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基石。

二、家庭入学准备认知对幼儿的具体影响

㈠对幼儿心理适应的影响

认知偏差导致的心理压力:若家长将入学准备片面聚焦于知识储备,过度强调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如拼音、算术),会让幼儿过早承受学业压力,产生焦虑、厌学等负面情绪,对小学学习心生恐惧,影响入学后的心理适应,使其难以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全面认知带来的心理支持:与之相反,当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涵盖心理调适、习惯养成、社交技能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时,能给予幼儿充分情感关怀与鼓励。比如,通过与幼儿交流小学趣事,参观小学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对小学的向往,增强自信心与安全感,以良好心态迎接新环境。

㈡对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狭隘认知阻碍能力提升: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入学准备仅关乎知识学习,忽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狭隘认知下,幼儿可能在入学后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精神等问题,难以适应小学多样化、自主性更强的学习模式。

科学认知促进能力成长:科学的家庭入学准备认知注重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学习能力的启蒙。如家长通过陪幼儿阅读绘本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整理玩具锻炼秩序感与任务意识,鼓励幼儿自主解决简单问题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等。长此以往,幼儿入学后能更快适应小学学习节奏,实现学习能力的良好过渡与持续发展。

㈢对幼儿社交技能培养的影响

忽视社交准备的社交困境:若家长未意识到社交能力在幼儿入学准备中的重要性,缺乏对幼儿社交技能的引导,幼儿入学后可能在与同伴交往、融入集体等方面遭遇困难。例如,不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分享玩具,难以建立新友谊,进而影响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

重视社交认知助力社交发展:当家长充分认知到社交准备的必要性,积极为幼儿创造社交机会(如参加亲子活动、玩伴聚会),并在日常生活中教授社交技巧(如礼貌用语、倾听他人)时,幼儿能在入学前积累一定社交经验,入学后更易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关系,融入班级集体,为学习与成长营造和谐社交氛围。

三、基于研究的实践建议

㈠更新家长入学准备观念

幼儿园与社区应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入学准备理念,纠正片面的知识导向认知,让家长明晰入学准备是涵盖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全方位准备的系统工程。

㈡加强家园共育合作

幼儿园与家庭需建立紧密沟通机制,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学习与发展情况,指导家长在家开展针对性入学准备活动。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幼小衔接活动,如参观小学、家长课堂等,与教师协同促进幼儿入学准备。

㈢开展家庭个性化准备

家长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依据幼儿性格、兴趣与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入学准备计划。对于性格内向幼儿,着重培养社交勇气与沟通能力;对好奇心强的幼儿,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满足其探索欲,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四、总结

孟繁慧老师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家庭入学准备认知在幼儿入学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家庭需摒弃错误认知,构建科学全面的入学准备理念,并通过切实行动,为幼儿提供适宜支持,助力其顺利跨越幼小衔接关键期,为小学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与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关注者,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看清了幼小衔接的现实困境,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破除认知误区、修复衔接断层、重塑教育生态,或许需要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各方秉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初心,循着文中探索的科学路径稳步前行,定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带着充分的准备、轻松的心态,迈入小学的校门,开启人生新一段美好的旅程。

                      记录人 俞依凡 日期 2025.07


已是首条
下一条: 2025年7月自编学习资料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