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理论学习>>陶养集>>正文
6月燃荻推荐(主题)
2024-06-30 15:30  

学科教学知识视角下的语言领域集中教学活动研究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廖晶

学科教学知识(PCK“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衍生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与教学知识而形成的特殊知识”。一般认为PCK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学科知识(What), 即教什么内容二是教学方法(How), 即怎么教三是了解儿童(Who), 即教给谁。舒尔曼提出的PCK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转化”的智慧,即教师如何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成教学知识。优秀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理解,会根据教学情境,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学科中的核心经验,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PCK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有助于教师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成儿童能理解的教学知识,能更好地连接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促进儿童有效学习。

在幼儿园里,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学科教学知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 下简称《指南》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PCK理论可以为教师运用《指南》 提高集中教学活动有效性提供可行的思路。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质是“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用情境里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与人交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专门教育活动。本文基于PCK视角,探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一、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F省幼儿园教师语言领域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在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对语言活动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忽略了书面语言的学习。

《指南》在语言领域提出了两条重要的目标:倾听与表达、阅读与前书写准备。由此可见,幼儿园语言领域不仅包含了口头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还包含了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对语言活动的认识局限在幼儿口头语言的学习上,忽略了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前书写活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所占比例较少。在笔者收集的23个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案例中,没有一个专门的前书写活动,甚至在各类语言活动中涉及前书写准备的.都较少。其实,引导幼儿用图画、符号或文字等方式进行表达有利于帮助幼儿积累早期书写的经验,养成良好的书写行为习惯,培养对汉字的兴趣,为以后的书面学习做好准备

2.对不同类型语言活动的核心经验把握不足。

核心经验指幼儿掌握和理解某一领域至关重要的概念、能力和技能。《指南》在语言领域提出的总目标、子目标及若干条的行为表现是幼儿需要掌握的核心经验。而核心经验指向的是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知识中的“关于内容的知识(What) ”。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让幼儿掌握和理解的概念、形成的能力和技能是不一-样的。教师掌握各类型语言活动的核心经验有利于把握语言活动的重难点,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但是,通过分析各类型语言活动的案例,笔者发现许多语言活动的重难点都偏离了该类型语言活动的核心经验。最常见的就是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些教师会把图画书当成阅读的工具,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图画书的故事所传递的价值或者其他领域内容的学习,上,往往一个早期阅读活动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另外,有些教师会把早期阅读活动与故事教学相混淆。如,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手套”的活动目标是:主动参与多媒体互动,大胆讲述画面内容了解动物的个性和特征,学习运用“我是XXXX的XX”的句式想象故事情节,能积极与同伴交流。活动目标中没有涉及早期阅读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更多指向故事教学的核心经验,如新词汇的掌握、故事的续编等。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把重难点放在了让幼儿学习运用“我是XXXX的XX”的句式上,这个句式的练习贯穿整个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几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机会。早期阅读活动的核心经验是让幼儿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够初步自主阅读。因此在具体的活动环节_上应该强调幼儿自主翻书阅读,对画面进行观察,学会运用猜测、假设和验证的阅读技巧等。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灵活性,难以吸引幼儿的兴趣。

内容的选择关系到语言活动能否吸引幼儿的兴趣,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笔者所调查的教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是根据周计划和月计划的内容按部就班组织教学活动的,较少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部分教师觉得语言活动的素材较为缺乏,自己也缺乏寻找素材的渠道和方法,因此只能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内容开展集中教学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 大社会是活教材。”来自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和感知的。因此教师要做幼儿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另外,幼儿园也可以建立语言教学资源库,将全园教师收集的幼儿感兴趣的语言教学素材收纳其中,以便全园教师参考选择。

4.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上缺乏促进幼儿核心经验发展的有效方法,难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强烈指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从语言活动的教学观念、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活动评价、教学方法这五个维度来看,教学方法的平均分是最低的。笔者分析活动案例发现,很多教师无论组织什么类型的语言活动,都会采用相差无几的教学方法一通过教师的提问来推进活动进程,高度集中化,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较少。如,大班语言活动“贪吃的哈罗德”。教师以谈话引入,引导幼儿猜想:“哈罗 德吞下了哪些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还吞下了谁?”然后,教师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它又看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么吃孔雀的?"“猜猜接下来它吞下了谁?”“这下动物们都在哪里呀?你们猜猜它们在哈罗德漆黑的肚子里,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它们会想什么办法离开呢?它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然后教师请幼儿完整地描述图片,提问:“哈罗 德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它的鼻子有什么感觉呀?痒痒的会怎么样?猜猜结果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打个喷嚏把动物们喷出来好吗?它把动物们喷到了哪里?什么叫马戏团?猜猜这是谁?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很高兴?它会说什么话?”接着,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讲述完毕提问:“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最后,师幼一起玩游戏“漆黑的肚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基本是通过对一页一页画面的提问来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而且提问都指向幼儿的感知层面,无效提问过多,难以引发大班幼儿的思考。另外,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书里的关键信息,大多数问题指向的是单个页面的信息,难以让幼儿感受到整个故事的诙谐幽默。教师提问的重点应该是逐步引导幼儿关注动物们在哈罗德肚子里的心情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并且,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个活动的过程过于简单,应该为幼儿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总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语言活动,教师都应该明确需要帮助幼儿形成何种核心经验,然后围绕核心经验,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基于PCK理论的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

掌握各类型语言活动的核心经验,知道教什么以及教的原因。

核心经验是教师思考和设计教学的逻辑起点,能够帮助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和重点,帮助教师明确教什么以及为什么教。首先,幼儿园语言领域常见的活动类型有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前阅读活动、前书写活动等,不同的活动类型指向不同的核心经验,具体如表1所示。教师需要掌握各种活动类型的核心经验,在活动中正确把握重难点。

其次,核心经验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把握语言发展与学习的核心经验,制订恰当的教学活动目标。在制订活动目标时,教师需要明确哪些核心经验是需要通过集中活动获得的,哪些核心经验可以渗透到区域活动中。如,“阅读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可以渗透到区域活动中,但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的核心经验则需要在集中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获得。

1 各类型语言活动核心经验

活动类型

谈话活动

叙事性讲述活动

文学作品的学习

前阅读活动

前书写活动

 

 

核心经验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掌握并运用表达交流的规则 ;运用初步的谈话策略。

 

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汇讲述

有条理地组织讲述内容;

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

文学语汇经验:词汇、语 句、修辞手法;

文学形式经验:诗歌、故 事、散文;

文学想象经验:再造想 象、创造想象。

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 读策略的形成;

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

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的能力

感知理解汉字结构的经验

学习创意书写表达的经验。

围绕核心经验开展提问和互动。

在确定了“教什么”后,教师则需要思考“怎么教”。研究表明,师幼互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师幼互动的情感支持、活动组织和教学支持三个维度上,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支持方面属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而在教学支持中,教师的提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提问质量能有效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害怕出现幼儿不会说、说得少的现象,因此在活动中常不断发问,让幼儿可以说得多一些,却忽略了问题的质量。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的提问应该由需要帮助幼儿形成何种核心经验来决定。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材料,明确通过这个语言活动需要帮助幼儿形成的核心经验是什么,然后再根据材料内容提炼出指向核心经验的重要问题另外,在组织形式上,除了集中化的组织方式,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合作阅读、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将教学活动的关注点转向幼儿,注重了解幼儿、研究幼儿。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的研究。影响幼儿学习的要素有很多,如已有知识经验、兴趣、学习方式等,教师越了解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就越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应该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分析,了解每个幼儿在语言发展上的已有水平、兴趣以及学习方式。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设计活动时做到心中有幼儿,设置有弹性的活动目标,允许活动过程具有灵活性,注重生成性;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已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儿童视角”不是一句口号,教师需要时时刻刻把儿童放在教育的出发点,把儿童发展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出处: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伟阳幼儿园殷音

推荐理由:PCK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有助于教师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成儿童能理解的教学知识,能更好地连接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促进儿童有效学习。在幼儿园里,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核心经验,基于核心经验导向下设计集体活动,能提高集中教学活动有效性及可行的思路,从而支持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

上一条:9月燃荻推荐(主题)
下一条:6月燃荻推荐(非主题)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