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组工作总结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忙忙碌碌中,一学期的工作又接近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我们课题组始终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精神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园务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为基准,继续围绕课题《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老城厢课程的实践研究》开展了以“内部支持”为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目的,有效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形式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提升
⒈依托书籍,开展多渠道学习
要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汲取新的理论信息,挖掘和利用有用的教育资源,以理论指导实践,拓展教学视野,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本学期,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内容……
⒉遵循课题,开展多形式学习
本学期,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并联系自己的实践工作进行讨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在“太仓市教科研训一体化”活动中,带领大家围绕“本土资源与课程开发”为主题进行了理论学习,精选三篇理论文献……
二、多样化教研活动,提升科研质量
⒈以问题为导向,教研结合实践
三楼层的老城厢角色游戏区随着幼儿的更替,前期的角色游戏区的内容和主题已经不适合目前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有些游戏区的内容不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同时,走廊角色游戏区的空间布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小班走廊内一些游戏区过于拥挤,空间拉得太开,导致孩子游戏动线不合理,也对教师的组织增加了难度。
……
⒉以互动为支持,教研融合感悟
本学期,课题组成立了老城厢角色游戏的“内部支持”研究共同体,对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指标,重点关注师幼互动、问题导向以及行为支持等,以角色游戏为阵地进行实践研究。
……
三、童本化课程故事,拓展课程思路
本学期,我们继续围绕课题《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老城厢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不同年龄层次融入不同形式的老城厢资源,如“美食”“社区”“本土”等,形成站位于儿童视角和儿童本位的系列课程故事。
……
四、反思性教育科研,引领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以“审研践评”的形式,开展了一些列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扎根于老城厢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互通,引领教师通过多维度和多视角的审视,来提升自己在组织游戏场过程中的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和支持幼儿的能力,激发了教师组织与实施角色游戏的热情和源动力。同时,也为老城厢课程和游戏的深度推进形成了意识性和专业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