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内在学习,是一种多层次、多通道的互动游戏模式,并不是单一的班级角色区域。因此本学期,我们延续上学期的项目式游戏场,将大班年级组的四个项目式学习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维度进行联动。同时,大三班也通过教师、亲子层面的图书馆实地探访,创生了崭新的“图博中心”项目式。今天的游戏场开放,我们一起戴上“六顶思考帽”,解析跨班游戏中涉及到的环境、资源、互动等,推动项目式游戏场的深度学习。
二、理论学习:跨班式游戏 ⒈定义 同龄段跨班式游戏:是指相同年龄段的幼儿打破班级界限开展的自主游戏、自发探究、自由交往的游戏活动。相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普遍性的性格特点以及相近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定游戏目标、给予适时指导时更加容易捕捉到要点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⒉内涵 ⑴区域设置的联动 要考虑区域环境设置的有效性和延伸性,强调师师互动,班级老师要集体商讨达成共识,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但又各不相同的游戏区,给予每个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 ⑵材料投放的联动 同一种材料能为同龄段幼儿开展不同游戏而服务。 ⑶陌生伙伴的联动 学习交友方法,跨班游戏前引导幼儿运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交往中体验给予关心和被关心的快乐。组织幼儿讨论结交新朋友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破冰,从而结识新玩伴。当游戏结束后,可以请幼儿说说交朋友的心得体会。 三、研讨活动 ⒈白帽老师:在游戏场联动中,你看到了孩子是怎么玩的?环境空间、资源投放、幼幼互动呈现了什么? ⒉黑帽老师:聚焦游戏场联动,孩子跨班之间的互动、资源的互通,你找到了哪些不足和问题?如何调整? ⒊黄帽老师:聚焦游戏场联动,孩子跨班之间的互动、资源的互通,你找到了哪些亮点和优点? ⒋红帽老师:针对亮点和不足之处,请分享一下你的感受,会给接下来的项目式游戏场联动的发生发展带来什么? ⒌绿帽老师:你对大三班的“图博中心”项目式游戏场有哪些创新的策略?以及调整与优化的建议? ⒍蓝帽老师:项目式游戏场联动到目前完成了哪些?下一步进行什么?并作为小组代表梳理总结。
(现场观摩分组如图) 四、分组交流
(第一组交流研讨过程)
(第二组交流研讨过程) ⒈每组的蓝帽老师作为代表梳理总结。 ⑴第一组蓝帽老师(王晓兰)总结
(大一班、大四班研讨思维导图) ⑵第二组蓝帽老师(陆嫣)总结
(大二班、大三班研讨思维导图) 五、达成共识 共识一:四个班统一制作串班预约牌 共识二:各班设置较为明显、通俗易懂的规则牌 共识三:优化游戏材料,新增新材料 共识四:继续开展串班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主持人小结,并提出后续工作要求 主持人:今天我们再次戴上思考帽,以项目式游戏场联动现场为依据,从事实、直觉、亮点、创新、不足等不同维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打开了思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根据调整的建议,将游戏场联动中的环境资源、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块面进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