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省级课题>>在研:省教研:家园社协同共育幼儿园老城厢课程的实践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自编学习材料(2024.10)
2024-10-10 15:44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策略

作者:曹筱一

在教育领域,没有一个话题比“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教育的必要性”所达成的

共识更为广泛。“家长 参与”日渐成为国家政策强调的教育突破点,常被视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是有效学校的重要表征。伴随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为促进每个幼儿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定的目标不断进 步,幼儿园需要定期进行幼儿发展评价,即全方位地收集幼儿的行为表现,客观分析幼儿发展情况,了解幼儿 在朝向目标中的相对位置和水平,并依据目标把握幼儿需要,以此为据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的可持 续发展。要真正有效实现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需要幼儿园协同家长共同收集、分析幼儿的表现信息,以更 真实客观地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 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 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对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发展和家园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对通过评价撬动学前教育 改革、提升保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相关文献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

一是借鉴国外幼儿发展评价理 念与实践,如美国高瞻课程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等。二是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 理论研究。研究者多从某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梳理幼儿发展评价理念,归纳幼儿发展评价的特点、原则和 启示,如适宜性教育理论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素质教育观下幼儿发展评价的再定位。三是关于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评价内容、途径、方法、主体。首先,既有对评价内容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有对 幼儿某一领域发展的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更多以教师视角探究如何在主题活动、游戏、区角活动等教学场景 中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如何将课堂观察、档案袋、学习故事、作品取样等方法运用在评价中;最后,研究者主 要从宏观层面对各评价主体进行阐述,即使提到家长的参与也仅是简单概括。

一、交叠影响域理论概述

霍普金斯大学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乔伊丝·爱普斯坦从指导并完善 教育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该理论包含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两个部分,构建了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既相互独立又互助互补的交叠组织关系。同时,该理论设计 了6种家校社协作参与模式作为实践途径,引导家校社共同致力于学生学习和发展,从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 策略、提高家长参与意识和教育技能。 外部模型阐释了学生发展的影响力因素,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三大主体。当各 主体所持有的教育经验、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行为不同时,家校社作为各自独立的教育者,会对学生成长产生 独特作用,发挥着有限的价值,这是非交叠区域的组织关系。当各主体秉持统一的教育经验、教育价值观和 教育行为时,交叠区域由此产生。此时,家校社作为合力教育者,共同承担着学生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对学生 的成长而言具有无限的潜力价值,这是交叠区域的组织关系。此外,这样的影响力及交叠区域的范围会随着 时间、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变化而变化。

二、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现实困境

家长参与评价是否必要?家长参与评价是否可行?必要性是观念问题,既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也 受到法律法规政策的约束;可行性是经验问题,即家长是否有能力、有条件参与评价,参与评价的效果如何。 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四个特点审视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现实困境,发现存在参评理念不当、参评意识淡 薄、参评经验不足、参评方式游离等现象

(一)参评理念不当:忽视儿童中心思想 评价理念是幼儿发展评价的指向标,它引领着评价的方向,体现了评价的本质内涵,是落实评价实践的 基本前提。近年来,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逐渐增加,进一步加剧教育内卷化,教育压力逐渐向低龄幼儿倾斜,致使发展性、真实性、表现性的幼儿发展评价理念被禁锢,家长往往只关注评价结果,忽视了儿童的自主性、体验感。 家长容易疏漏评价促进幼儿发展、调整教育措施的改进功能,更关注评价诊断幼儿发展水平的鉴定功能 和评判幼儿发展程度的甄别功能。如家长对于评价目的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察觉幼儿的不足之处,而看不到 幼儿发展的闪光点及今后将怎样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取长补短。此外,家长青睐“比较主义”,通过评价,寻找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其他幼儿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标杆,看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轨迹、发展 速度。每一位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评价并不是为了甄别或鉴定儿童。如果家长参与评价的理念背离当下 的儿童发展观,无疑会影响幼儿发展评价实践的开展

(二)参评意识淡薄:缺乏协同育人意识 受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长期影响,教育界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分工才能在儿童教育中实现最大效率,由此而 产生代表性理论 “家庭缺失论”。虽然这样的教育分工已不再是社会主流,家园合作日益成为教育最优化的体现,但真正的实践仍然受到“家庭缺失论”和“教育机构歧视论”的影响,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意识普遍不高,缺乏协同育人意识。

三、交叠影响域理论视角下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策略

基于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现实困境,依托交叠影响域理论以解决家长参评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抓 住学前时期,有效合理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凸显家庭与学校交叠而产生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 最优化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儿童发展为中心 教师应引导家长理解幼儿发展评价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帮助家长理解“什么是评价”“评价为了 什么”等问题。家长的参与意识薄弱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认知,对此教师可通过家长会、 家长开放日、专家讲座等园所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发展评价。评价指向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是幼儿之 间的互相比较,也不是给幼儿贴标签、评好坏。新时代教育评价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实践范式———增值性评价。

(二)增值性评价并非参照某一固定标准而进行横向比较,而是注重学生自主发展潜能的培养和挖掘,将学生 进步作为核心评价指标,主张开展纵向比较。在幼教领域,增值性评价也具有实践意义。幼儿发展的速度具有个别差异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幼儿的发展过程是连续的,应以动态 的视角持续不断地观察和记录幼儿成长的轨迹,而不是只关注幼儿的薄弱点或是学期末教师的总结性评语。 做一个细心观察的教育者,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进步,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每位幼儿的独特发展轨迹,关注幼儿在“发展跑道”上“自由奔跑”的切身经历和感受。

(二)明确清晰的职责意识:厘清责任关系 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和亲密的陪伴者,参与幼儿发展评价是家长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家长应主 动提高思想站位,找准职责定位。在幼儿园中,家长要主动和教师建立合作关系,配合教师开展评价工作。家长有权参与评价,并基于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同时,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也是家长义 不容辞的责任,不能将其全推给教师,教师只能陪伴幼儿三年的成长,而家长却是促进幼儿高质量发展的关 键,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幼儿在家的表现往往更加真实,家长可将幼儿在家时的表现记录下来,与教师分享, 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在家庭中,家长不能只“育”不“教”,只“养”不“管”,家长应和幼儿 建立伙伴关系,见证并记录幼儿的成长。当家长发现幼儿朝向期望中的样子而努力时,会更加坚定参与幼儿 发展评价的信心,激励自己继续坚守教育职责。


上一条: 理论学习(2024.10)
下一条:理论学习(2024.09)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