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开学至今,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开设了符合当下幼儿所需求的老城厢角色游戏。教师层面,我们也成立了老城厢角色游戏的“外部支持”研究共同体,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对标“师幼互动”关键指标,重点关注环境和游戏材料,通过持续的、有目标的游戏观察,对新材料的收集和旧材料的优化进行提炼,并围绕核心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实现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升。
㈡理论学习
思考:大家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什么?如合理规划、灵活调整、自主选择、支持性行为等。 庄: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 敖:幼儿的深入学习,沉浸式的游戏状态、时间。 刘:角色游戏的自发行为和角色意识。 星:游戏的内容和情境性,以及游戏中的习惯。像游戏收纳习惯、互动交往习惯。 颜:游戏规则和角色意识。 主持人:那根据我们今天教研主题主要看环境和空间的合理规划,还有一个是孩子对于材料上的一个自主选择性。 ㈢老城厢角色游戏现场开放 ⒈主持人:今天我们就结合《评估指南》师幼互动的考察要点,对小班的角色游戏进行审视。是否在师幼互动当中创设有意义的环境以及各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还有一个就是观察材料是否可以支撑孩子的经验和发展,各个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⒉教师分组进行现场游戏观摩。 大班教师(小一班)、中班教师(小四班)、小班教师(小二班、小三班) ㈣分组研讨
⒈如何有效进行师幼互动,创设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分析各班环境创设的优点和不足。 ⒉观摩游戏中材料的投放是否支持幼儿经验的生长? 分析各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另外小班已经有材料资源库,孩子们在游戏中是否使用?中大班走廊是否需要建立资源库? ㈤分组交流 ⒈每组选择一名成员交流研讨结果。 小一: 环境:整体布局、结构较清晰,活动室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
材料: ⒈活动材料提供合理且丰富,有自然材料和低结构材料 ⒉活动材料的提供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分盒整理 幼儿游戏中的行为: ⒈奶茶店可以发现小朋友有角色意识,幼儿经验也很丰富,知道做奶茶的步骤 ⒉小医院与娃娃家的小朋友可以互动交流,知道交流要说清楚宝宝的情况 ⒊娃娃家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会给玩具娃娃穿脱衣物 师幼互动: ⒈导入简单,最好不要分批上班,会有消极等待情况 ⒉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观察在导入部分的讲评是否实施在游戏中 ⒊教师用视频的方式进行游戏后讲评,讲评注意和导入呼应 小二、小三: 小二:
⒈仿真的材料减少,增加低结构来进行做饭、烧烤 ⒉缺少店铺的门头 ⒊娃娃家增加屏风、摆件等温馨的材料,营造氛围感 ⒋提供分类的工具、纸碗等,引导幼儿分类整理 ⒌空间调整 小三: ⒈打卡的形式(打卡对于小班来说有点难) 可到摊头那里盖章,一人弄一张,游戏一张→增加卖票区 ⒉超市可提供洗水果等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情境,仿真材料减少,注意材料的大小 ⒊超市的情境:打包、烧、包装 小四: 有意义的环境
优点: ⒈已有对环境的介绍 ⒉角色分工明确 不足: ⒈成品材料过多 ⒉角色游戏经验少,材料利用不充分 ⒊缺乏与小客人之间的互动(只有制作) ⒋角色代表物(围裙等) 师幼互动: ⒈围圈座谈形式较好 ⒉通过传递分享小精灵(玩偶)鼓励幼儿分享 ⒊抓住教育契机,引发讨论 材料投放: ⒈模具使用,可以使用形状模具,增加幼儿的创作机会 ⒉黏土使用较多,可以配合自然材料/彩纸/隔音板小块 ⒊材料分篮柜整理(幼儿放不进去) 缺少小型收纳盒(包装盒过大) ⒋单一材料投放过多(拉菲草)(豆腐)增加种类,减少数量 ⒉达成共识。 ⑴在材料的提供上,要收集低结构、满足幼儿兴趣和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材料,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及时调整材料 ⑵创设温馨的、灵活的游戏环境与空间,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环境 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班幼儿游戏情况不同,教师要及时根据本班的游戏情况及时调整 ⒋在后续游戏的调整上,建议教师们定期进行交流和分享,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调整游戏环境。 ⒊主持人小结,并提出后续工作要求。 主持人:此次教研以提出针对性问题来探讨班级角色游戏环境及师幼互动状况,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能看到他们的表现与需求,教师阐述改进材料的过程体现了专业反思力,教师们还充分思考,深入分析探讨优化方法策略,在后期的实践中,对总结的策略进行实践,优化调整各班环境和材料。 ㈤教研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