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省级课题>>在研:省学会: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自编学习材料(2024.4)
2024-04-19 13:47  

多维应用本土资源 丰富幼儿美工区游戏

——以惠女服饰文化为例

作者:黄琼

当前,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家乡的地方资源,对乡土资源的认识还存在不足。有的教师对 乡土资源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自然材料上, 民俗风情、曲艺、传统节日、乡土文化、网络资源等很 多资源都没有涉足,没有很强的开发意识; 有的教师对乡土材料开展游戏比较少,他们认为,这些物资 收集起来比较麻烦,不便于存放,缺乏耐用性和牢固性,浪费了很多资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工作当中,应当积极加强对 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家乡的文化滋养幼儿的生活与生命,挖掘本土资源融入课程活动有利于培养 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美工区的游戏中融入当地资源,可以丰富美工区活动的内容和内涵,突显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特点,更能激发幼儿主观 能动性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随着课题“融合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特色区的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挖掘了较为丰富的本土资源,合理运用于不同年龄班的美工区游戏中,取得很好的实效。

一、多途径挖掘,找出本土资源

绘画、玩彩泥、折纸等手工制作等活动内容已成为美工区常见的游戏内容。幼儿长期玩这种趋同性的美工区游戏,兴趣及学习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幼儿参与美术区游戏的个性审美情趣的发展也会受阻。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教师们尝试了多种方式,最后把家乡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引导幼儿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1. 研学活动——邂逅美

    在一次“小小惠女水关游”的研学活动,幼儿对水关里穿着惠女服饰的阿姨、奶奶们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他们说:“奶奶刺绣好厉害,穿针引线,一上一下来来回回,神奇的图案就出现啦”“花头巾上的花纹真漂亮”“腰带上的银链走起来咣当咣当响,像银铃一样好听”“为什么奶奶的裤子那么宽大,上衣却是那么短呢?”……幼儿一连串的发现和惊艳的神色,让教师看到了惠女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于是,教师主动考察幼儿园周边的环境,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尝试将惠女服饰文化资源融入美工区。

    (二)实地采风——感触美

    从研学活动中不经意的邂逅美到组织采风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触惠女服饰之大美。为了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惠女服饰,教师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崇武大岞惠女民俗风情园、惠女客栈等地方,开展实地采风。墙上、桌上陈列展示的惠女服装、花头巾、裤腰带、各类“惠女”装饰品让幼儿目不暇接、爱不释手。他们认真观察黄斗笠的外形顶部是呈锥形,斗笠沿呈弧形,在锥形的部分对称装饰四个相连的三角形棕片,并漆成鲜红色。花头巾的主色调多为蓝色或绿色,头巾上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当地导游详细讲解了惠女服饰的演变,如装饰黄斗笠的各种“缀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材质有塑料、串珠、毛线球等,是惠安女的一种女红……导游的介绍让幼儿在欣赏实物服饰美之余采集民俗风情。实地采风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触惠女服饰的魅力,获得关于家乡惠女服饰文化艺术的审美体验,为美工区游戏奠定了丰富的直接经验。

    二、多元化环境,选用本土资源

    (一)创新美工区环境,欣赏惠女服饰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不仅要关注开放规则、环境创设和新材料的提供,还要注重空间的合理规划、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彰显文化的熏陶等。为此,教师对美工区进行科学规划,创意布置,凸显环境审美价值。

    教师将大社会中的惠女文化“搬入”幼儿园,花心思、下功夫,因地制宜地将黄斗笠、花头巾、腰带、缀仔等惠女服饰文化元素有机地渗透到环境创设中。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欣赏惠女服饰之美。小班幼儿发现了:“花头巾摸起来是软软的,还有像梅花一样的花纹”;中班幼儿发现“花头巾的颜色五彩缤纷”;大班幼儿发现“花头巾上的花纹有的是对称的”,还有的发现了花头巾上面的别针花……惠女服饰的色彩、质地、花纹等方面的独特性,带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冲击。富有特色的本土惠女服饰文化环境,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进入美工区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甄选本土资源,丰富美工区游戏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 得更聪明、自信、大胆。而利用本土资源就成了丰富美工区游戏内容的好途径。例如,在小班,教师提供从“惠女花头巾”上剪下来的“小花”,幼儿自主创作“惠女娃娃”。有的幼儿将小花首尾相黏形成“花项链”,有的则围成了一个圆圈,教师对幼儿在美工区的个性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幼儿为小脸蛋画上五官,再将小花粘贴在脸部四周,变成花头巾,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惠女娃娃”就出来了。在中班,教师提供珠花,幼儿创作“美丽的缀仔”。幼儿用珠花随意装饰缀仔,有的是根据颜色或图形规律进行排序,创作多样化的缀仔花纹。在大班,教师提供扎染的颜料和工具,幼儿学会绕绳、扎紧、打结、扎染花头巾。

    巧用本土资源,进一步丰富了各年龄幼儿美工区的游戏内容。如大班美工区开展“惠女刺绣”“制作惠女服饰”,都是幼儿极其喜爱的游戏。中班开展“装饰短上衣”“制作袖口”“装饰腰带”等游戏,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通过剪、画、贴等手法进行装饰,做到富有创意、富有个性;小班美工区以对折、撕贴的方式开展幼儿操作的“折花头巾”“装饰花头巾”等;美工区的这些惠女文化元素的游戏内容,不仅可以让幼儿们得到重点的绘画经验和手工制作经验,更可以在惠女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更深层次的力量,促进幼儿们的学习和发展。

    三、多策略指导,活用本土资源

    (一)情境激趣策略

    《指南》指出:“应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情境动人,情境感染人。”在活动初期,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表演、场景等 多种艺术手段,让幼儿们积累作品的相关元素,为幼儿们做好体验作品内容的先锋作用,构建富有感染力的互动情境游戏氛围,开启他们的各种感官。于是,在开始引导幼儿欣赏惠安女服饰美时,教师找来了很多套不同款式的惠女服装让幼儿穿在身上,黄斗笠缀着鲜花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头巾、叮叮当当的银链子;在班级表演区,进行展示、表演。幼儿的表演及近距离观察,方便了他们发现惠女服饰独特的美——色彩美、图案美、特色美。从刚开始表演者露肚脐、滑稽的表演动作到后来自主讨论和探索,整个活动过程都是愉快、自主的。由于有了充分观察、感受,幼儿对惠安女服饰有了更全面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后来的美术创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化繁为简策略

    美工创作离不开一技之长,它有许多表现形式和手法,如,撕、刻、缝、印、拼、摆、拓、染等,都是创作活动中经常运用的手法。在创作活动中,美工创作 的手法在手把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感到演示、讲解方法多次,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技法的操作要领既简明扼要又能让幼儿们更容易掌握呢?如在美工区开展“扎染花巾”活动时,我们就尝 试用儿歌的形式:“扎一个,扎个小辫子,红黄蓝蘸取一点点。松松垮垮扎起小辫子,晾一晾,晾起小花布。”用朗朗上口的童谣概括略显复杂的扎染手法和操作流程,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让幼儿学习手工技艺事半功倍。

    (三)个别化指导策略

    《纲要》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指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提高幼儿的创意思维品质。幼儿的发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发育过程和状态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幼儿各自的近期发育区域要有很好把握,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大胆表现,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因势利导。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制作惠女阔腿裤》时,幼儿将花布剪得断断续续、歪歪扭扭的。笔者因势利导地给予提醒:“除了直接剪,还可以怎样把布剪出形状来呢?”幼儿灵机一动:“先画再剪就可以啦,这样线就不会歪啦。”通过巧妙的引导,幼儿画出了阔腿裤的大致轮廓,再顺着线慢慢地剪出形状。所以在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回应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在活动中抓住孩子们的教育机会,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可以在艺术上给幼儿们一定的发展。

    四、多方式评价,恰用本土资源

    美术区游戏承载着增强幼儿审美表现能力的使命,评价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游戏评价的核心是保护和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现并充分肯定幼儿的进步,使幼儿自信,更加大胆地表达交流自己的审美想法。

    (一)启发提问法,满足表达欲望

    小班的幼儿因为年纪小,重心总是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组织幼儿们做美工区游戏评比的时候,他们往往只看中了自己的作品,而很少去关心别人的作品。另外,小班幼儿,参加美工区游戏的兴趣也不稳定。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如,小班幼儿创作件撕贴画黄斗笠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提问法:“这么美的黄斗笠是怎么变出来的?你能介绍一下你的魔法?”“你觉得还可以在哪里改一改,变一变,这幅作品会更美呢?”诸如此类的启发提问,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评价,在表达中形成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同时激发了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不仅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增强,而且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和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

    (二)同伴交流法,激发创造欲望

    美工区游戏既有幼儿的独立创作,也有同伴之间的合作。同伴间的评价深刻地影响着幼儿们在美工区游戏水平的提高。中大班幼儿想象力丰富,所呈现的图画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而且,他们特别喜欢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美工区游戏中,中班幼儿完成一件惠女裤腰带的作品后,教师及时运用同伴交流法,组织幼儿进行评价。当幼儿介绍裤腰带的制作方法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其他幼儿观察裤腰带作品,说说自己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同伴交流法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审美想法的机会。幼儿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分享。“裤腰带的设计很漂亮,有规律”“银腰链的装饰错落有致”……通过分享交流,幼儿们不仅进一步了解裤腰带的特点,还激发了下一次动手创作的欲望。

    (三)作品展示法,分享成功喜悦

    作品展示法是在美工区或展览区集中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由地欣赏自己或同伴的艺术作品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进行沟通。教师则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对幼儿们的交流进行平等参与,对幼儿们的真实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如大班幼儿在美工区创作彩泥作品《美丽的惠安女》,作品展示评价时,幼儿非常活跃,抢先指着作品向同伴介绍。就连平时话不多的幼儿也积极参与进来,乐呵呵地介绍:“我制作的惠安女是用黄色的彩泥做斗笠,用各种珠花装饰腰带……”这种评价方式营造了自然、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使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幼儿,也能在欣赏作品并发表观点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轻松自如。

    五、多领域融合,盘活本土资源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教师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将五个领域比喻为五指活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构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架构。教师盘活本土资源,通过创设多元主题区域环境,开展主题区域游戏,以整体性的观念组织指导美工区游戏。每个区域都赋予了惠女文化的新内容,主题区域游戏拥有了新的活力,凸显了强烈的惠女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生活经验、美术经验也在区域游戏中触手能及。

    (一)将惠女服饰文化融入其他区域,为美工区戏提供经验支持

    区域游戏有着集中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 功能。教师将幼儿身边真实的、能亲身感受体验的 所有生活内容,都搬进了区域游戏中,开展了“惠女 水当当”主题区域游戏。主要游戏内容有:角色区——“我来扮惠女”;操作区——“惠女刺绣坊”“工艺 影雕坊”;表演区——“小惠女大舞台”;劳作区—— “勤劳的惠女”;创意美工区——“我眼中的惠安女”;体育区——“我学惠女挑担子”;语言区——“惠女小 导游”;结构区——“美丽的崇武古城”等特色区域游 戏。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游戏材料引发幼儿的 兴趣。表演区“小惠女大舞台”的幼儿穿上小惠女服饰,黄斗笠上缀着鲜花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头巾、叮叮当当的银链子,幼儿快乐游戏的笑声一浪盖过一浪。幼儿的表演吸引了同伴近距离观察,促进他们发现惠女服饰独特的美——色彩美、图案美、特色美。幼儿在欣赏、操作、表演等游戏中获得关于惠女服饰的丰富经验,感受到惠女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形美、色美、韵美、精神美。幼儿对惠安女服饰有了更深入、全面了解。丰富的直接经验,对幼儿的美术创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如,运用裁剪、缝制的形式制作惠女服饰;运用对称、组合、重叠的形式表现花头巾的图案美……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对惠女服饰富有特色的美产生了浓厚的欣赏兴趣、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在小小的心灵中悄然萌动。深刻且丰富的亲身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文化的真挚情感。

    (二)将优秀人力资源融入区域游戏,家园协同

    传承惠女文化家长中有许多熟知家乡惠女服饰文化的能工巧匠,可以为幼儿架起了解文化丰富经验的桥梁。教师将家长资源引进区域游戏,可充实区域游戏的师资力量。惠女服饰“裁缝区”最需要师傅了,家长们自发组成区域帮帮团,主动到区域中,为幼儿讲解裁缝衣服的过程、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劳作区“勤劳的惠女”,请来一些会织渔网的惠女家长手把手地指导幼儿织渔网。在“惠安女风情园”中投放了师幼、家长共同收集来的颜色不同、粗细不同的塑料绳,邀请崇武镇的老一辈家长来园,指导幼儿编织腰带。从简单的三股到五股,逐渐提高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小平纹腰带机,引导幼儿学习“穿线”“压线”的方法,满足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兴趣和需求……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特色区域游戏,激发了幼儿高涨的兴趣,幼儿高昂的游戏激情整整持续了一学期,仍然玩得乐此不疲。家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看到了幼儿的成长,感受到区域游戏带给幼儿快乐与发展,家长也增强了育儿责任感,他们愿意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共享美好的亲情时光。家长以助教、首席等新的角色参与区域游戏,成为宝贵、优质的游戏资源,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家园形成教育合力,美工区的新意、创意也因此生生不息。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师们将幼儿身边最真实的、能亲身感受的所有生活内容,都视为博大的艺术资源。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家乡本土资源,将惠女文化渗透到区域游戏中,让“本土资源”成为区域游戏中的“营养素材”,美工区游戏尽显生活化、趣味性和艺术性,让幼儿们结合身边活生生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操作、游戏、体验和自主创造,他们尽情地享受游戏的快乐,实实在在地领略惠女文化的魅力。

     

     

     

     

 

上一条:理论学习(2024.5)
下一条:理论学习(2024.4)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