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主要的活动内容成为研究焦点。角色扮演区是促 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通过设计情境提供开放多元的素材,规划引发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学习环境。本研究以《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评估表》为核心,对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进行观察评估,以期为角色扮演区环境规划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性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㈠研究对象 ㈡研究工具 ㈢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㈠空间布局 在本研究中“空间”代表幼儿园角色扮演区 的长度与宽度;“布局”释义为对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中事物进行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的长度与宽度是空间大小的衡量单位,是决定有多少幼儿可以参与到游戏中的主要因 素,是影响幼儿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中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要保证幼儿的安全与便捷;要注重幼儿美感的培养和真实性的体验。本研究的空间布局包含空间大小、空间规划、美感空间三项,每一项都有其对应的层级要求。 ⒈空间大小 ⒉空间规划 ⒊美感空间 ㈡材料投放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能为每个幼儿提供能用多种方式、不同感官进行探索的条件。但从表2可知,大班角色扮演区投放了成套组的可切水果玩具,配套整齐,干净整洁,还搜集了很多生活中的真实物品加强情境真实性,玩具数量足够5-6名幼儿扮演,符合4 层级;中班角色扮演区材料大多都是手工制作比例大小均符合 幼儿操作,且是使用超轻黏土捏制安全干净,玩 具数量足够 3-4 名幼儿扮演,符合3层级;小班 角色扮演区材料大多都是生活中收集而来,对于幼儿来说尺寸过大且不够完整,因此为1层级。 ⒈丰富多元的题材 ⒉适切足量的玩具 ⒊多元素材的来源 ㈢教师参与 ⒈精准地观察与解读 ⒉适时调整教师角色 ㈣游戏过程的记录与展示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㈠研究结论 ⒈角色扮演区环境整体质量为中等水平,但 具体指标质量呈现差异化 ⒉空间布局整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班质量水平不同 ⒊材料投放整体水平不均衡,各项指标差异表现明显 ⒋教师参与整体水平较低,各年龄班教师参与表现较一致 ⒌游戏过程记录与展示整体水平中等,各年龄班水平差异明显 ㈡研究建议 ⒈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赋予空间美感 ⒉投放适宜的材料,增加多元素材 ⒊教师参与游戏,适时调整角色 ⒋记录游戏过程,充分展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