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在研课题>>省级课题>>在研:省学会:家园社协同共建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自编学习材料(2024.12)
2024-12-23 14:47  

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评估与分析

作者:王  菠、赵裕伟、张春宏、陈  

近年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主要的活动内容成为研究焦点。角色扮演区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通过设计情境提供开放多元的素材,规划引发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学习环境。本研究以《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评估表》为核心,对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进行观察评估,以期为角色扮演区环境规划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性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幼儿对角色扮演区的需求不同,故选取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对收集到的观察数据及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旨在全面了解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质量的具体情况,为角色扮演区环境规划、设备改善以及区域材料添购等提供实证支持,也为教师教学研讨、资源分享等提供参考。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林佩蓉教授编制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品质评估表》中的“角色扮演区环境评估”子量表以评估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质量。该子量表有4个维度7个指标,各指标分为5种层级,依据评估层级高低,显示每条指标所达成的程度及其共通性意义。层级1代表“待改进”未达成基本要求层级2代表“可”,符合安全、卫生等要求,并达到正常化教学的水平层级3代表“良”,品质良好,达到精致化教学的水准层级4 代表“优”,品质优良,达到特色化教学的水准层级5代表“特优”,品质特优,达到卓越化教学的水准。此外,本研究对A园三个年龄班的六名教师进行了非结构化访谈,以期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对参与和记录幼儿角色扮演游戏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对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现状做出深入分析。

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步骤与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加《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环境评估表》使用培训,考试合格后获得评估资质第二,组织两位教师共同预评估一个年龄班,确保打分的一致性第三,预评估结束后开展一次集体调研培训,针对试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统一打分意见第四,开展正式评估。每次观察评估时间自幼儿入园到离园,持续时间不少于6小时。在评估过程中针对观察不到的指标内容会进行现场访谈获取结果,以确保每个指标打分的 完整性。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幼儿园角色扮演区 环境评估表》计分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空间布局

在本研究中“空间”代表幼儿园角色扮演区 的长度与宽度“布局”释义为对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中事物进行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的长度与宽度是空间大小的衡量单位,是决定有多少幼儿可以参与到游戏中的主要因 素,是影响幼儿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中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要保证幼儿的安全与便捷要注重幼儿美感的培养和真实性的体验。本研究的空间布局包含空间大小、空间规划、美感空间三项,每一项都有其对应的层级要求。

空间大小

空间大小是指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可以容纳幼儿数量的客观形式,直接影响幼儿角色扮演游戏的质量。访谈发现,A幼儿园对于各班角色扮演区的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是由各班教师自由设定。 随机抽取大中小班进行角 色扮演区的空间大小测量,数据见表 1 。

1    A 园角色扮演区大小班空间

大小统计表

 

组别

长度

宽度

面积

可容纳幼数

大班

5m

1m

5m2

5-6

中班

3m

2m

6m2

7-8

小班

2m

2m

4m2

3-4

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对空间的统筹部署和安排,并对其实施有效管控的方式和过程。角色扮演区的空间规划是教师为满足幼儿角色扮演游戏创造的一个合理、完整且独立的场景。怎样将有限的空间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最大程度满足角色扮演区的便捷性、安全性、真实性等要求是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空间规划最大的难题。如 : A幼儿园大班的《太空奶茶站》依靠墙设置,有工具柜将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相隔,制作奶茶的操作台是开放的,奶茶店中有水果、牛奶、榨汁机、吸管、各种奶茶配料都和奶茶站主题相符并有汉字标示,桌子上摆放盆栽与小装饰增添了奶茶店轻松的氛围,奶茶店中材料的摆放位置与高度符合幼儿身高拿取方便,奶茶店中不仅有奶茶售卖区,还有制作奶茶的操作区符合“区中区”设计,并且区域规划与主题相符,符合4 层级中班的《自助火锅》依靠墙和窗户设置拥有独立空间,依墙设置材料柜有面点、荤、素、调料并附有汉字标示,服装区挂着服务人员需要佩戴的围裙,自火锅店用蓝色花布和红色灯笼做装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自助火锅增添了情境氛围,符合3层级小班的《永辉超市》依靠墙的拐角创设,用商品货架将超市与其他区域相隔,货架上有零食饮料和百货敞开式设置容易拿取,墙上设置玩具区并且每个区都有汉字标示,符合2 层级。

美感空间

美感空间是指审美主体对空间的布置、色彩、环境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的空间。明亮的空间布置,简单和谐的色彩,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可以增添角色扮演区的温馨感及吸引力,对美感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大班的《太空奶茶站》空间布置井然有序,空间宽敞明亮,制作奶茶的材料丰富多样并且各材料按照标示有序摆放,颜色以蓝色紫色为主,墙上绘制太空元素的各种图画,桌子上摆放绿植和装饰品起到美化空间的作用,符合4层级中班的《自助火锅》食材按照不同属性摆放并且摆放整齐有序,靠近窗边光线充足,整体以木质家具为主体色,点缀蓝色和红色颜色简单和谐,符合3层级小班的《永辉超市》 超市货架中的商品按照使用功能摆放,空间无遮 挡宽敞明亮,符合2层级。

材料投放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能为每个幼儿提供能用多种方式、不同感官进行探索的条件。但从表2可知,大班角色扮演区投放了成套组的可切水果玩具,配套整齐,干净整洁,还搜集了很多生活中的真实物品加强情境真实性,玩具数量足够5-6名幼儿扮演,符合4 层级中班角色扮演区材料大多都是手工制作比例大小均符合 幼儿操作,且是使用超轻黏土捏制安全干净,玩 具数量足够 3-4 名幼儿扮演,符合3层级小班 角色扮演区材料大多都是生活中收集而来,对于幼儿来说尺寸过大且不够完整,因此为1层级。

丰富多元的题材

丰富多元的扮演题材是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的灵魂,单一重复的题材会使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缺乏兴趣和挑战,幼儿在游戏中过于的“得心应手”无疑是浪费时间。因此,角色扮演区的题材应该根据幼儿的能力定期进行更换。通过观察评估发现,幼儿园角色扮演区的主题为“职业”扮演,主要围绕幼儿生活中经常看到、参与到的职业进行幼儿角色扮演见表 3

3 A 园角色扮演区大小班扮演题材记录

 

组别

扮演题材

大班 葫芦兄弟》《白雪公主》《医院》《太空奶茶站

中班 小小交通员》《小红帽》《小羊与狼》《自助火锅 小班 娃娃家》《我是小警察》《三只小猪》《永辉超市

从表3可知,大中小三班均具备角色扮演,故事改编扮演,经验扮演同为4层级。材料投放不仅是适切足量的玩具,还有丰富多元的题材和多元素材的来源。

适切足量的玩具

角色扮演区域活动材料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提供为幼儿带来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也是幼儿学习与活动的载体,是开展角色扮演区域 活动的重要保证。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园会定期提供区域内的材料,但是否投放、投放数量、投放时间等都由各班教师自主决定,幼儿园的管理者不会过多地干预见表2

组别

投放玩具

数量足够几名幼儿扮演

大班

成套组的苹果橙子柠檬西瓜香蕉芒果番茄,可切水果玩具水果刀 生活中收集的吸管水杯榨汁杯保鲜膜牛奶瓶

5-6

中班

泥塑的羊肉卷肥牛卷丸子青菜火锅串串拉面玉米甜品面点寿司

3-4

小班

生活中收集的奶粉桶零食盒洗发水瓶洗衣液桶玩具小车娃娃饮料瓶

不符合幼儿扮演尺寸

2 A 园角色扮演区大小班玩具投放记录

 

多元素材的来源

“题材”和“素材”经常一同出现,逐渐被“题材”和“素材”同义化。实际上,在角色扮演区的材料投放中的“题材”指的是构成幼儿园角色扮演的游戏主题,例如警察叔叔保护人民,消防士兵救火,护士姐姐扎针等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而“素材”指的是还没有构成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主题的元素,例如: 娃娃家中摆放的中式餐具,超市里的食物等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 见表4

4 A 幼儿园角色扮演区大小班素材

来源记录

 

组别

素材

素材来源

大班

牛奶红茶绿茶奥利奥 珍珠燕麦椰果

芋圆

本土常见文化素材

 

本土特色文化素材

中班

烧烤火锅面点

拉面寿司关东煮

本土常见文化素材 日本文化素材

小班

饮料零食百货玩具

本土常见文化素材

从表4可知,大班的素材来源既有本土常见的饮品和配料也有本土特色文化素材的材料,素材提供较多元,符合3层级中班的素材不仅有本土常见的食物还为幼儿提供了他国的特色食物,为幼儿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素材,符合5层级小班材料均属于本土常见的生活用具,素材提供较单一,符合2层级。

教师参与

教师参与可以了解幼儿对游戏目标和规则的认同情况,了解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和认知的发展程度,根据幼儿的能力与需求的不同而适当介入指导。但教师参与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精准的观察与解读,二是适时调整教师角色。

精准观察与解读

幼儿园角色扮演区不仅是幼儿角色扮演游戏的场所,也是促进幼儿认知与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幼儿对角色的选择、材料的使用、剧本的构想和设计、言语的表达等均需要教师进行精准的观察与解读。访谈调查表明大班教师会确认幼儿了解角色扮演区的目标和规则,确认幼儿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游戏,这符合第2层级要求中班教师观察幼儿语言行为动作,了解幼儿扮演意图,这符合第3层级要求小班教师在观察幼儿是否了解扮演目标和扮演所需的道具位置外,并对幼儿进行游戏的态度进行观察,符合第3层级。

适时调整教师角色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幼儿进行精准的观察与解读,还要参与到幼儿的角色扮演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引导幼儿配合幼儿完成角色扮演活动。观察发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一般会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在幼儿游戏推进遇到问题时引导幼儿继续游戏。评估结果显示,大班教师一般遵从幼儿意见,适幼儿扮演情形加入,缺什么角色扮演什么角色,符合2层级要求中班教师直接表述自己一般以客人身份参与游戏,也可以推断出是适幼儿扮演情形进行角色扮演,符合2层级要求小班教师一般是帮助想参与游戏但缺乏策略的幼儿加入游戏,符合2层级要求。

游戏过程的记录与展示

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要时刻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幼儿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幼儿量变的累积,教师要帮助幼儿记录变化的瞬间,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符合其发 展需要的目标。观察评估发现 大班教师不仅在幼儿角色扮演时拍摄角色扮演照片,还在幼儿分享时拍摄幼儿分享经验照片,并按照时间顺序系统性地进行展示,符合4层级要求中班教师仅拍摄幼儿经验分享时的照片,并按月展示、更换,符合2层级要求小班教师拍摄幼儿角色扮演时的照片,邀请幼儿分享角色扮演经验,并将照片制成海报,展示符合3层级要求。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角色扮演区环境整体质量为中等水平,但 具体指标质量呈现差异化

A 园角色扮演区环境整体质量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空间布局与材料投放层级最高,游戏过程记录与展示层级其次,教师参与层级最低。从各年龄班来看,角色扮演区环境整体质量大班最高,其次为中班,小班质量最低从各维度具体 指标而言,中班“多元素材的来源”层级最高为5,小班的“适切足量的玩具”层级最低仅为1,各年龄班“适时调整教师角色”均较低层级为2见表5

空间布局整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班质量水平不同

在空间布局中大班呈现的水平较高也较为均衡,空间独立且大,空间规划合理并富有情境,美感空间宽敞明亮,色彩简单,富有质感均属于较高水平中班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均衡,空间独立且达到最高水平具有绝对优势,但空间规划和 美感空间只达到中等水平与大、中班相比,小班水平较低,空间大小为中等水平,空间规划和美感空间水平较低。进一步访谈发现原因,大、中班教师能够比较有效地利用空间,借助柜、架等做空间区隔而小班教师传统空间布局思维固化,而未能在空间设置与布局体现出专业理念。

材料投放整体水平不均衡,各项指标差异表现明显

从材料投放整体水平而言,大、中班是质量 表现最均衡的,玩具的投放足量且真实,扮演题材丰富多样均属于较高水平,素材的来源达到中等水平中班材料投放呈阶梯性上升水平,虽然玩具的投放为中等水平,但扮演题材丰富多样达到较高水平,最好的是素材的来源为幼儿提供了外国素材达到了最高水平小班材料投放质量表现最不均衡,玩具不符合幼儿扮演尺寸水平较低,扮演题材水平较高,素材仅提供了日常生活用品水平较低。

教师参与整体水平较低,各年龄班教师参与表现较一致

在教师参与中大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片面,在调整角色参与游戏是角色较单一均水平较低中班教师在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在可以观察到幼儿扮演意图,属于中等水平,但参与游戏的教师角色较单一水平较低小班在教师参与中和中班水平保持一致。

游戏过程记录与展示整体水平中等,各年龄班水平差异明显

在游戏过程记录与展示一项中大班周期性、系统化的进行展示水平较高中班仅口头分享经验水平较低小班将照片制成海报展示达到中等水平。在对A幼儿园进行观察中发现,幼儿园对于记录幼儿活动没有硬性指标要求,各班教师根 据本班情况进行记录,记录方式也各不相同。各年龄班游戏过程记录与展示整体水平差异明显。

研究建议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赋予空间美感

角色扮演区的空间规划应该在符合幼儿的身高与能力,规划一个开放式、易拿取的工作柜,满足幼儿的安全与便捷需求的前提下,着力于创建逼真的场景,与邻近区域联合开展不同情境的扮演需求,让幼儿在不断扩展区域的过程中不断 运用社会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角色扮演区的环境可以帮助幼儿更加真实地进入游戏情境富有质感的家具、绿色健康的自然元素还有整体的艺术氛围是角色扮演区对于美感空间的要求,教师对角色 扮演区的空间规划应该秉承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赋予空间美感,为幼儿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角色扮演区。

投放适宜的材料,增加多元素材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这种适宜性不仅体现在相同套组可搭配的材料上,还要保证多个幼儿同时进行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上。单一的材料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审美疲劳和认知疲劳,稀少的材料很容易引起幼儿的争夺行为,所以适宜的材料投放非常必要。教师还要定期更新幼儿角色扮演区的题材,不要让幼儿反复对同一题材进行游戏,不仅要有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娃娃家、医院、警局、超市还要带领幼儿多渠道的寻找题材,例如影视剧改编,故事改编,幼 儿小组创作等,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寻找丰富多元的扮演题材。教师也要搜集多元素材文化加入在幼儿角色扮演区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 验到多元文化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打开眼界,不被地域、国家所局限,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文 化素材,为幼儿创建一个激发兴趣,开拓视野的角色扮演区。

教师参与游戏,适时调整角色

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只是装扮成幼儿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小角色看到幼儿无法继续游戏时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引导、推动游戏继续,这种参与对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没有意义。因此,需要教师精准观察和解读,这不仅包括了解幼儿选区原因,观察幼儿是否了解幼儿扮演目标,游戏规则,材料放置位置,也要了解幼儿的扮演意图,更要观察幼儿扮演意图和遇到问题的解决模式,还要观察主导扮演区游戏幼儿改编自创剧本的演出情形,了解其个人方案构想及计划,分析幼儿个人方案与学习区目标的关系及展现的品质,帮助幼儿发挥其想象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促进幼儿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记录游戏过程,充分展示成果

幼儿的变化和成长都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每一次的游戏或活动都能带给幼儿不同的变化,但是细小的变化很难被重视和观察到,所以每一次对幼儿游戏中角色扮演过程进行拍照和 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细微的变化,并根据 幼儿的变化制定符合幼儿的活动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拓展思路将幼儿活动 的记录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 : 绘画、故事,甚至制作成幼儿角色扮演区的新素材。

 

已是首条
下一条:理论学习(2024.12)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长春北路11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