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一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即将到来的秋季。
入秋后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那么,在换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
1.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要是孩子不想喝白开水,可以试着给他们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这样的饮品。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的食物应该尽量少吃,容易"上火",比如大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偏咸的食物也要少吃,因为过多的盐分容易加快体内水分的流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也要少吃。
3.呵护幼儿皮肤
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切勿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以后,需要用蕴含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
4.忌食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食用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5.提高耐寒能力
俗话说“春捂秋冻”,尽管幼儿的耐寒能力不及成人,但他们活泼好动,身体不断产生热量。因此,可以适量减少孩子的穿着,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活动,又能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在增添衣物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逐渐适应天气的变化。
6.注意卫生,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涉及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以预防病从口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