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周计划
主题名称:《我变你变大家变》㈡ 班级:大二班 日期:9月8日~9月12日 带班老师:曹艳雯、陆伊敏
本周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我变你变大家变》,以“我长大了”为线索,激励幼儿勇敢体验新的大班生活,进一步发觉自己在生活技能、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体会成长所赋予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与责任感。 ⒉进一步丰富活动室环境,丰富区域活动、角色游戏的材料,鼓励幼儿参与班级环境优化和整理。 ⒊关注幼儿的身心情况及适应能力,定期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状态,共同助力其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⒋注重个人卫生,引导幼儿正确洗手,饭后漱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迎接幼儿,引导他们分享假期或周末的新变化、新见闻,鼓励幼儿大方展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来园氛围。 ⒉自由活动:提供绘本、多米诺骨牌、建构积木,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⒊谈话活动:暑假中让你最快乐的是什么事?看到老朋友、新朋友,你有什么想说的? |
户外锻炼 |
本周预约:运动区四,提供:安吉梯、竹梯、竹竿、轮胎、滚筒、垫子、绳子、沙包等。 重点指导: ⒈鼓励幼儿利用竹梯、轮胎、滚筒、垫子、绳子等材料与安吉梯进行组合攀爬游戏。 ⒉创设翻越高梯的游戏情境并鼓励幼儿大胆挑战,能手脚并用地在安吉梯上进行翻越、钻爬等动作,动作协调灵活。 ⒊关注幼儿的运动量,提醒幼儿休息补充水分,给出汗多的幼儿垫好汗巾。 弹性安排:如遇下雨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关注室内游戏材料的多元运用,以及幼儿游戏时的安全。 |
教学活动 |
活动一:我会变 (音乐) |
活动二:逃家小兔 (语言) |
活动三:我可以 (社会) |
活动四:我要的模式 (数学) |
活动五:好朋友的新变化 (美术) |
上午游戏 |
专室活动:科探室(周二)、木工坊(周四) 区域活动(周一、周三、周五):美工区(diy姓名贴、幼儿园的新变化、艺术自画像);建构区(我们的幼儿园);阅读区(故事盒子、自主阅读、自制故事书);生活区(我会叠衣服、编织);科探区(身体变变变、光影游戏)。 指导重点: ⒈生活区:提供“步骤可视化”图解, 指导幼儿学习叠被子、叠外套、整理玩具。 ⒉建构区:鼓励幼儿主动按照标记分类整理建构区的各类积木。 |
下午户外活动及游戏 |
本周预约:运动区四,提供:安吉梯、竹梯、竹竿、轮胎、滚筒、垫子、绳子、沙包等。 重点指导: ⒈鼓励幼儿利用竹梯、轮胎、滚筒、垫子、绳子等材料与安吉梯进行组合攀爬游戏。 ⒉创设翻越高梯的游戏情境并鼓励幼儿大胆挑战,能手脚并用地在安吉梯上进行翻越、钻爬等动作,动作协调灵活。 ⒊关注幼儿的运动量,提醒幼儿休息补充水分,给出汗多的幼儿垫好汗巾。 |
户外游戏:户外角色1(周三)、户外种植(周五) 专室活动:建构场(周一) 角色游戏(周二、周四) |
日常生活 |
⒈散步时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专用教室,重点熟悉星空屋,引导观察幼儿园中花草、树木等的变化。 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当天的穿着、发型或携带物品与前一天的不同,用简单语言向同伴分享,感知自我外在的小变化。 ⒊安全教育:上下楼梯安全。 ⒋自由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新班级的变化,进行记录,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变化。 ⒌离园活动:离园前,组织幼儿分享当天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感知情绪的变化,学习用积极方式调节情绪,同时做好离园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
家长工作 |
⒈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整理成长照片、旧衣物、玩具等,通过“看照片找不同”“试穿旧衣服感受大小变化”等方式,直观呈现幼儿的外在成长,并用文字或视频记录幼儿的发现,次日带回班级分享。 ⒉建议家长结合幼儿能力,分配1~2项力所能及的家庭任务,明确任务要求与完成标准,观察幼儿完成过程中的态度与能力变化,助力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长大能做更多事”。 ⒊鼓励家长利用睡前、餐后等碎片化时间,和幼儿聊“小时候”与“现在”,引导幼儿主动表达对“长大”的理解,强化自我成长认知。 ⒋指导家长发现幼儿近期感兴趣的新技能,提供适宜的学习工具与耐心指导,帮助幼儿在技能掌握中体验“长大的成就感”。 |
环境创设 |
⒈继续根据主题丰富班级的环境,增设“值日生”主题内容。 ⒉布置“成长角”,收集幼儿小时候照片、旧衣物,以及现在的照片及衣物标签尺码,同时提供便利贴,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成长变化。 ⒊继续更新班级资源收集站,和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外卖袋、矿泉水瓶等。 ⒋继续更新自然角内容,与幼儿一同做好整理、翻土、装饰工作,清理生态缸,将去年饲养的小鱼放入新环境中。 |
本周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