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周计划
主题名称:《我是中国娃》㈣ 班级:大三班 日期:10月20日~10月24日 带班老师:蒋敏娇、沈雪花
本周重点 |
⒈本周继续开展主题《我是中国娃》,以“了不起的中国”为线索,从身边的小发明入手,引导幼儿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逐步延伸至古代四大发明,引导幼儿感悟中国智慧在生活、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⒉鼓励幼儿参与材料收集,丰富从身边发明到伟大发明的探究材料,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中国发明的认知。 ⒊密定期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⒋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与幼儿打招呼,鼓励幼儿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提醒幼儿放好个人物品并及时签到。 ⒉自由活动:提供积木、拼图、棋类游戏材料等,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鼓励幼儿探索各类游戏材料的不同玩法,通过协商等方式与同伴合作游戏,游戏结束能够快速整理游戏材料。 ⒊谈话活动: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些吗?你还知道哪些有趣又有用的发明呢? |
户外锻炼 |
本周预约:运动区6,提供:跑酷材料、轮胎、软垫、梯子、自制松散材料等。 重点指导: ⒈引导幼儿先助跑一段距离,然后双手撑地跳跃上台阶,避免幼儿仅用手臂发力导致疲劳。 ⒉将梯子平放地面,指导幼儿“双脚交替走梯梁”,双手打开保持平衡;进阶挑战“轮胎上走梯”(梯子架在两个轮胎上),提醒幼儿眼睛平视前方、脚步放慢,通过“不掉落挑战”,强化平衡感与专注力。 ⒊关注幼儿的运动量,提醒幼儿休息补充水分,给出汗多的幼儿垫好汗巾。 弹性安排:如遇下雨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关注室内游戏材料的多元运用,以及幼儿游戏时的安全。 |
教学活动 |
活动一:百家姓 (社会) |
活动二:京剧脸谱 (美术) |
活动三:有趣的汉字 (综合) |
活动四:神奇的中药 (科学) |
活动五:大中国 (音乐) |
上午游戏 |
专室活动:建构场(周一)、美术室(周五) 区域活动(周二、周三、周四):美工区(剪纸、京剧脸谱);益智区(中国象棋、七巧板);科探区(光影游戏、造纸术、镜子里的秘密);建构区(我们的城市);语言区(自制故事图书、词语接接看)。 指导重点: ⒈科探区:推动幼儿深入探究光影游戏的成像规律、造纸术的操作步骤,用简单符号记录探究过程。 ⒉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将剪纸与京剧脸谱元素融合创作,鼓励大胆配色和创新造型,分享创作思路。 |
下午户外活动及游戏 |
本周预约:运动区5,提供:平衡架、轮胎、竹梯、木板、滚轮、飞盘等。 重点指导: ⒈关注幼儿在平衡板上绕过障碍物的情况,鼓励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组合活动,尝试创造不同的游戏关卡。 ⒉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高度的器械玩具,锻炼四肢的臂力和耐力,关注活动中容易出现危险动作的幼儿,及时提醒幼儿调整活动方式。 ⒊鼓励幼儿自己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
户外游戏:户外角色1(周二)、户外探究(周四) 专室活动:木工坊(周三) 角色游戏(周一、周五) |
日常生活 |
⒈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和幼儿分享中国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或民间艺术等知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表达能力。 ⒉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各地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等,并讲述美食背后的地域文化故事。 ⒊散步时带幼儿观察幼儿园,引导幼儿发现幼儿园中的变化,并在散步后大胆分享。 ⒋安全教育:上下楼梯的安全事项。 ⒌离园活动:离园前,组织幼儿分享当天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感知情绪的变化,学习用积极方式调节情绪,同时做好离园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
家长工作 |
⒈积极与家长沟通,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每月按时进行家访活动。 ⒉投家长带幼儿参观太仓的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馆,拓展幼儿对中国文化的多元认知。 ⒊家园共育,开展“中国技能传习”活动,鼓励有相关技能的家长来园开展小课堂,教幼儿体验中国传统技艺。 ⒋家长与幼儿继续一起收集各类种子、植物、废旧瓶子等,为丰富班级自然角做准备,培养幼儿班级主人翁的意识。 |
环境创设 |
⒈打造“了不起的中国”主题墙,分为“壮丽山河”“璀璨文化”“伟大成就”三个板块,张贴幼儿绘制的中国地图、剪纸等图片,定期更新内容。 ⒉投放天坛、东方明珠等中国著名建筑的模型图纸与积木,供幼儿搭建,感受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⒊提供脸谱、皮影、中国结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⒋继续更新自然角内容,与幼儿一同做好整理、翻土、装饰工作,清理生态缸,完善自然角的创设。 |
本周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