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问题,导入活动 主持人:本次阅读活动我们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观察儿童对绘画、符号表征和文字的渴望,二是学习观察儿童如何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
问题: ⒈通过你的观察,你认为孩子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敖:幼儿喜欢用说话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 王:会用肢体动作加上语言一起表述自己的故事。 浦:通过绘画游戏故事的方式表征。 金:日常的谈话活动和日常聊天可以了解孩子的故事。 沈:他们喜欢口述自己的故事 ⒉回忆在你的班级里幼儿间发生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幼儿间建立关系或解决冲突的故事。 彭:有时候因为抢积木会有一些冲突。 葛:两个人因为积木掉落,女孩说我来帮你捡吧,一个说不要你捡,但是女孩子还是捡起来了,于是问题就解决了。 林:两人喜欢互相碰碰摸摸,就会告状给老师,她打人,但其实不是的,这个时候就是要老师的介入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知道这个行为其实不是大人的行为而是亲近的行为。 胡:分享某个玩具,会商量今天我们一起玩,明天换着玩,大班的小朋友已经会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 主持人总结: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有许多的方式,与同伴的关系与冲突也是多样的,作为教师该如何去观察和支持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继续学习。 二、通过导读,学习内容 彭一容老师进行PPT导读,教师学习第九、十章的内容。 第九章:观察儿童对绘画、符号表征和文字的渴望
⒈在自然界选择吸引你的某个东西,让它成为观察的焦点。 ⒉学会视童年为构建意义的时期:口头语言技巧和丰富的语汇给儿童打下了读写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和尊重孩子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各种形式。 ⒊练习回忆自己讲故事的经历: 假扮游戏:你使用了哪些开放性的道具?剧情的主题和故事是什么? ⒋检查自己室内和户外的学习环境,看看哪里可以提供更多的开放性材料供儿童游戏时当符号来使用。 第十章:观察儿童如何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
⒈挑选一个童年时对你产生重要和积极影响的特别的人,回想并描述你所能回忆起来的这个人的点点滴滴。 ⒉回忆自己的童年,回想涉及你自己的某次冲突事件,或者在家里目睹的一次冲突。 ⒊回顾作为成年人培养的友谊,回想人际关系中困难的时刻 三、通过交流,深入理解 ⒈要求:每人选取一张(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或幼儿建立关系或解决冲突)的照片发送至主持人,说一说通过这两章的学习,你对孩子的观察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或改变。 ⒉交流分享。 胡:老师要做敏锐的观察者,孩子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的,当孩子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先观察孩子是如何处理同伴之间矛盾的,支持孩子和同伴建立友好同伴关系,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而矛盾即将“愈演愈烈”的时候,老师需要及时介入,避免幼儿发生更严重的冲突,用公平的方式处理问题,教会孩子学习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式,保持同理心,责任感。 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单单是简单的介入幼儿之间的冲突,而是引导孩子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以友好的方式交往。 葛:我们必须关注和尊重孩子给我们讲述故事的各种形式,即在观察练习中如何将幼儿想法的呈现。 沈:观察是了解和理解幼儿的基本路径。了解是理解的基础,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前提。只有建立在这种“真实”基础之上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也才会有真正适宜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用心地观察幼儿,以便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和分析评判幼儿的发展。 金: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如何与别人交往,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来说,要随时随刻很好的捕捉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从儿童的行为、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更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彭:在第九章的学习中,我发现了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语言、动作、符号等等,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去发现,走进孩子的世界。通过第十章的学习,我发现儿童之间的冲突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冲突中能促进孩子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冲突具有不一样的价值,我们作为老师要及时把握契机。 蒋: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在孩子活动的时候慢一点介入,静下心来观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感受,再决定要不要介入。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得观察并坚持下去,我们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会更加理解他们的行为、语言、世界 王:无论什么样的观察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作为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候要结合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角度去观察。 张:幼儿的表征能够反映出幼儿的想法,我们要真正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幼儿的绘画表征中发现幼儿想法,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进行,蹲下来等一等。 林:研究孩子作品的时候,关注幼儿表征中的细节,如一些象征性符号,了解他们的想法。提供一些具象可供儿童探索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材料。 ㈣主持人小结 本次读书活动,老师们结合班级实际和书本理论,了解了很多关于幼儿表征的内容,知道如何更深层次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