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主持人:本期《燃荻》的主题是“新教材解读与使用”,今天我们就一起重点学习《燃荻》上的《新课标理念下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这篇文章。
㈡文章摘录 教材是基于国家利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汇集多方专家智慧,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系统反映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教学材料。它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体现国家意志,承载民族记忆,凝聚人类智慧,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基本依据,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的重要参考。教材作为静态文本,只有通过动态使用才能使教材内容与使用主体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其价值,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教材使用是使用主体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是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终极目的,也是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直接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效果。从教材的使用主体角度看,教材用户涉及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教师和学生是主要主体,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宏观的教育管理权力,也是教材使用主体之一。教材使用关涉国家意志的教学实现,关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直接触及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一是必须“用教材”,基于教材实施教学,不忽略、不边缘化教材,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教材价值的实现;二是必须依据新课标“用好教材”,不拘泥于教材,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完善、补充、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㈢研讨交流
浦老师:幼儿园教育活动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新教材应取自大自然、大社会,让幼儿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通过亲身观察获取经验和知识。例如,可以选取与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相关的内容作为教材,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提示我们应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敖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提示我们应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庄老师: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人生的重要起始,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在这个阶段,劳动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劳动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教育是他们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培养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张老师:新课标要求教材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知识体系和内容难度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把学习的场域延伸到了教室之外更广阔的空间,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合作互助。 金老师:幼儿园教育应从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出发,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旨在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因此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从生活中找出“活教材”,并用于幼儿的生活、游戏、教育中。 陆老师:幼儿园新教材的解读涉及把握教材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需领会教材的设计宗旨,它旨在通过游戏和探索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其次,细致分析教材的章节布局和活动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匹配。
刘老师总结:在日常教学中,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提示我们应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