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共读燃荻81期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设计要点》这篇文章,教师用彩色笔在文章上做阅读笔记。 主持人: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不同的类型,在实践中侧重“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单学科主导”两类。两种类型反映出坚持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和考查学生知识有效综合的评价导向。对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的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能否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具备反省和创造性思维;对单学科主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的评价更关注特定学科知识是否得到深化、拓展和迁移,从而推动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 ㈡结合教育实践针对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⒈什么是跨学科教育? 教师结合阅读和自我理解对跨学科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含义、特征等进行梳理和认识。 T1:跨学科教育,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T2:所谓跨学科,其实就是综合性学习,将“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单学科主导”在幼儿园中就是综合类型活动,五大领域融合。 ⒉跨学科主题学习类型反映评价导向? T1: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评价要坚持素养导向下的深度学习 T2: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找到核心概念、大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些概念在凸显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意义联系上的优势,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意义体验,从而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思考、领悟、发散和创造的主体。“结构化是内容动态化、活化的基础。结构化,并不止于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而是将学生及其活动纳入课程结构之中,使静态的内容能够动起来、活起来。也就是给孩子概念,让他们努力生发,获得多种的发展。 小结: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旨归和价值确立就是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而检验学生是否实现深度学习的直接途径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仅仅掌握知识无法将知识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中解放出来,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直指解决复杂问题,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壁垒、形成课程内容结构化立意方面更具鲜明的对应性。也就是说,跨学科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更加多元的收获和提升,更加契合幼儿的发展。 ⒊什么是指向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设计 T1:评估学生能否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就是要看问题是否存在于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接触不到的情境里,是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不了的新问题。 T2: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反省和创造性思维。 小结:在具体实施上,却不能简单实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落实。要考察幼儿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在思维品质上重点关注反省和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探究性和创造性的评价。 ⒋文章中的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T1:围绕学科知识深化培养学生问题观察和思考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可将学业要求作为起始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照学生活动的成果,考查其是否有新发现、新认识 T2:立足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知识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最有效的出发点就是思考核心知识与核心素养在价值内涵上的关联性。依此类推,评价设计要把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及其相关的核心素养,再结合具体活动任务转化成评价指标,由此形成“知识-价值-问题任务-评价指标”的评价逻辑链。
㈢梳理经验 小结: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主导的探究活动,学习过程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和生成性。评价应激励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不能将学生禁锢在标准当中。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应当保证评价机制的开放性。在实践当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表达对价值标准的意见,为学生多留一些“开放性问题”。 ㈣实践推进 请每位教师阅读后结合实践反思日常工作撰写读书心得,理论内化。 记录人:邱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