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乡土文化资源在美工区中的运用,从实地探访美术馆的教研活动,我们和孩子们不仅欣赏了很多名家画作,也尝试梳理了一些可以运用到课程中的美术资源,再到我们探讨了资源如何在课程中落实,为接下来的夏天的资源课程做好准备。今天,我们将从幼儿的作品解读开始,谈一谈幼儿在创作乡土文化资源美术作品时的感受,探讨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的提供、梳理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中的策略,以及领悟如何将幼儿的作品呈现在环境里。 ㈡各班呈现乡土文化资源在美工区的运用
⒈各班介绍乡土文化资源在美工区的运用,你是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创作的?从幼儿的作品分析,幼儿在创作乡土文化资源美术作品时的感受。 中一:学了美术馆一楼色块的图,我们用了即时贴进行创作,学了美术馆作品的配色。还有老城厢美食的制作,梅花糕。 陆:可以买一些美纹胶,在水粉画中用的很多。运用了美术馆资源以及传统美食的资源。 小四:角色游戏美美小铺中,用了毛笔,让孩子感受毛笔抓握,同时让孩子们用手指点画的方式玩。困惑:如何展示长卷作品。 中四:色块的即时贴拼贴,在创作的过程中是简单的剪贴,对自己的作品没有心情上的变化。美术馆里有一幅图,我们进行了模仿,孩子们画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小朋友都随意剪,没有对作品有前期的构思和表达。 大一:前期是水墨画,小蝌蚪找妈妈,现在得多多布坊正在进行扎染,延伸出来香包小店、服装设计等游戏。 陆:有实物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更为生动。从原来的彩色扎染到现在的青花布的扎染更贴近老城厢资源。如何结合家园社当中。 小四:弹珠滚画。可以在鞋盒中进行滚画,滚出线条。点可以用手指、小木棒等低结构材料进行创作。后期和孩子讨论材料的使用方法。 中三:幼儿自由组合色块,如何和老城厢的资源结合,我们创作了幼儿园有的东西,如桥、幼儿园春天的花等。 陆:马赛克可以结合到自己的幼儿园,也是比较创新的玩法。 中二:水彩刮画。除了水彩笔,还可以用牙签进行刮画。美工区还在进行梅花糕的制作。孩子们不太认识老城厢的食物,比如芋艿不太认识。 小二:小舞台画了竹子,孩子们不太会用毛笔,我们就用硬纸板来印,有竹子纹路的感觉。现在正好要夏天了,美工区里有草帽,让孩子们进行装饰。 陆:可以用纸团,接触面更大。 小一:我们班运用了晕染,工具的运用上我们选择了毛笔和海绵。晕染要几种颜色渗透在一起,更漂亮。 陆:我们运用的资源是传统的手工艺以及娄东画派的水墨画。 ⒉理论学习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幼儿园美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浅析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梳理乡土文化资源的种类有哪些?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策略有哪些? 彭:幼儿园的活动要联系到孩子们的生活,结合幼儿园周边老城厢的资源,可以从美食资源、节日资源、时令资源、民俗资源等入手,同美术活动结合起来。在环境中丰富一些美术欣赏的作品,提高孩子的欣赏力。结合家长资源带领孩子一起制作乡土文化资源的美创活动,小班主要以亲子制作为主,中大班以幼儿创作为主,体现老城厢的文化特色。在活动中还要注意转换思维,用童趣化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作品,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去展开活动评价。 浦:结合本市美术馆的资源,小班可以在美工区开展印章画、点线画、色块的拼贴画等,小班孩子可以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作如桌面、地面,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在地面上铺上大块地垫,提供大的宣纸,提供纸球、麻绳等低结构材料进行滚画、甩画、点画、喷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色块的拼贴可以欣赏草间弥生的波点画,如利用透明的饮料瓶,剪下不同大小颜色的波点即时贴,幼儿可以自由拼贴在塑料瓶子上。印章画可以利用不同形状图案的印章进行敲印形成连续的图案或有规律排列组合的图案画。中大班可以开展水墨山水画、毛笔姓氏画,孩子们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结构的毛笔进行班级幼儿姓氏地写画展示在语言区。大班孩子们还可以小组合作利用地面进行泼墨长卷画的创作,并且展示在班级美工区。 朱:传统节日本身具有自身的魅力,我们需要融合传统节日文化与创意美术教育活动,逐步增强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活动效果。需要在传统节日文化中,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文化内容,同时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多元化地融入到幼儿的教育之中,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不断体验各种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这样可以真正地实现幼儿关于美的认识、感受与表达的最终目的,全方面加强幼儿艺术情感的体验。 慧:传统节日中有很多的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抓住一个“童趣”,尊重幼儿自主地表达。以老城厢的传统点心为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黏土,水墨,水彩等,完成作品后以展览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出改进的意见,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 沈:教师要珍惜幼儿好玩的情感体验,讲究启发兴趣的方法,创设有氛围的游戏环境。幼儿沉浸于其中更能耳濡目染地感受民间工艺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获得丰富的民间工艺审美体验,提升幼儿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㈢研讨活动 ⒈针对每个班介绍的乡土文化资源在美工区的运用,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分类,然后分组进行研讨。 
⒉小组讨论
⑴乡土文化资源如何结合幼儿的兴趣、经验融入美工区活动? ⑵在各班介绍的基础上,材料的提供上如何进一步调整? ⑶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环境里? ⑷如何整合家长资源进行美术创作?(大一班的扎染家园合作的介绍,探讨老城厢文化市集后续的开展) 第一组: 问题一:小班可以玩印章画、点线画、色块拼贴,中大班山水画结合水墨、毛笔画姓氏。
问题二:增加自然材料、材料可以跨领域(积木块印画、球在美工区的运用、麻绳等)。 问题三:美工区可以立体或者平面呈现、在生活化游戏场中进行运用。 问题四:小班可以和家长一起制作手链、发夹、扇子、毛根等。中班亲子制作书签、灯笼。大班扎染。
第二组: 问题一:结合传统节日进行融入,还有家长资源的运用,如亲子制作毛根作品。 问题二:可以购买价廉好物,如书签、徽章,结合老城厢资源开展活动,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将做好的作品集中陈列。 问题三:作品可以呈现在美工区、角色游戏区、区域活动中。 问题四:制作书签、徽章等,可以用到干花、花草纸。 第三组: 问题一:结合传统节日和美术资源,引导孩子了解传统手工艺。
问题二:作品要进行美观地成列,环境的氛围到位。 问题三:美工区的融合以及班级各个活动区都可以进行装饰。 问题四:家长的技能可以充分发挥,鼓励积极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制作,如制作香包、斜挎包。 ⒊达成共识 结合幼儿兴趣以及乡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美术创作,可以形成多种形式展示在环境中,如作品展览、花花万物节集市。 小一班:冰箱贴+晕染画 小二班:毛根创意 小三班:古扇合集 小四班:美美哒饰品 中一班:百变书签 中二班:灯笼 中三班:咕卡 中四班:透明扇子徽章 大一班:扎染 大二班:纸袋 大三班:水墨画 大四班:风筝 ㈣后续延伸 通过今天的研讨,对乡土文化资源在美工区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打卡后续调整后的美工区照片。 ㈤教研评价 主持人:对今天的教研活动做出评价,也可以提一些优化与改进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