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主持人:鉴于上一阶段的园本研修,我们对美工区游戏中的“环境营造”“主题性材料配置”以及“特色(突出老城厢资源)区域”等方面进行了适度优化。今日,我们首先学习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美工发展检核表》,以便更好地了解在美工区如何观察幼儿。随后,我们将采用现场评估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分析目前美工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分析如何利用老城厢的资源进行一个特色艺术区的创设。 ㈡现场观摩,“检核式评价”老城厢美工区游戏 ⒈主持人:在观摩过程中,每位教师需完成一份《幼儿美工发展检核表》,并根据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
⒉观摩小组重点关注问题 ⑴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从作品呈现的形式、材料工具的摆放、空间的利用等)发现亮点与不足之处,调整与优化建议。 ⑵主题性美工区活动内容有哪些?材料和创作的形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最近大家都是开展的春天主题,如何凸显不同? ⑶是否有老城厢资源特色区,不同班级如何创设? ⒉教师分年级组进行观摩、记录和分析。 ㈢分组研讨并达成共识 ⒈分组探讨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达成美工区游戏优化行径的共识。
小班组: ⑴环境创设 优点: ①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结合主题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 ②有春天的氛围感。 ③布局动线方便幼儿拿取材料。 问题: ①收纳柜子挡住了展板。 ②调色盘不适合,可以用饼干盒替代。 ⑵主体性活动内容 亮点: ①结合主体提供多种材料。 ②春天的蝴蝶制作,幼儿兴趣高。 ③春天的线活动有趣,年龄段适宜。 ⑶建议: ①春天的线活动可以和老城厢特色结合起来。 ②撕贴画可以增加老城厢元素。 ③可以增加黏土类的游戏,对不同材料的组合运用。
中班: ⑴主题活动内容 建议: ①中班上春山游戏的形式更多样,如材料可以提供颜料、纸板,进行剪贴等。 ②小布景可以增加自然材料,如插花,并增加布。 亮点: ①美术形式丰富,有立体形式的展示。 ⑵环境创设: ①环境优美、材料丰富,作品呈现形式多样,有立体、平面、场景式的。 ②空间布局合理,分区明显。 ③各个区都有玩法提示。 建议: ①中一班可以调整水墨区桌子,充分利用墙面和网格板。 ②引导幼儿养成收纳习惯。 特色区: 中四班——青花布 中一班——老城厢的宣纸
大班 ⑴主题活动内容 大四: ①有作品内容,但今天幼儿制作的黏土和纸筒作品没有围绕“春天”主题。 ②水墨画春日古镇,没有呈现水墨画的特色、美感,比如绿色房顶。 大三: ①缺少玩色区域 ②春天的作品,竖幅的作品偏成人化,应欣赏后引导幼儿表现创作。 ③缺少立体作品,缺少情境式的呈现。 ⑵环境问题 大四 问题: ①空间吊顶有点多。 ②材料单一、自然材料微少。 ③柜子的材料摆放微乱。 ④有颜料,但孩子不太会用。 优点: ①立体作品的情境性呈现,春天的小动物。 ②有图示景观,但部分年龄段不符,偏简单。 大三 优点: ①整洁干净,屏风放置有美感。但柳树可以考虑换位置摆放,有点高。 问题: ①屏风后作品遮挡了。屏风下可用材料组合放置作品。 ②缺图示,缺欣赏。 ③手工区操作难度小,季节性材料不多。 达成共识: ⒈空间布局明显,需要有玩色区、手工区、黏土区的分类,部分班级需要对班级桌子、柜子进行挪动。 ⒉材料摆放整洁干净,部分班级需要整理材料,提供一样大小的收纳篮,材料不足的可以利用家长资源一起收集 ⒊主题性材料玩法可以更多样,多一些创意美术的玩法。 ⒋后期各班利用老城厢资源开展特色区,如利用某一种材料进行创作,或者是某一个建筑资源的多样化创作形式。 ㈤教研评价 主持人: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后请大家完成教研评价,为后续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建议与意见。 ㈥后续实践 各班可结合今天研讨的建议对美工区进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