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修目的 基于骨干班研讨过程中发现的各年龄段美工区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本次教研活动以沉浸体验的形式,引导教师操作、设想、对话美工游戏材料,感悟老城厢资源、材料在美工区中的运用,从而创设好美工特色区。 二、研修过程 ㈠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基于5.14骨干班区域调研活动,在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美工区游戏中,发现了资源、玩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首先回顾调研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美工区创设的优点和不足,今后的调整方向是什么。在调研反馈中,大班的美工区调整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分成两组直接对大三班、大四班及小一班的美工区改造。 ㈡调研反馈 ⒈各班介绍调研美工区的游戏内容 ⑴王熙文老师说一说骨干班对美工区的调研反馈
●美工区分享 亮点:中四班美工区,形式丰富,有地面、墙面、桌面的创作形式。整体美工区域,分区合理,都可以充分利用;小班游戏中有报纸立体的塑形;手工制作区,内容丰富,材料多样;有艺术家的点、线、面的运用。桌面上有场景式地呈现。 建议:可以提供宣纸、水墨、彩色纸等的加入,可以进行晕染,感受颜色深浅变化。版画拓印,建议可以提供多种自然材料等进行创作;江南水乡手工材料的提供,建议进行分类收纳;欣赏作品可以提供图示更加多样一些,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工具和材料的提供可以更加多样,分类整理,方便幼儿收纳取放。 期待:美工区要有美的层次性的体现;取掉一些繁杂的东西(不是全部都取掉),但是要保证体现层次性; 对孩子核心经验关注度(适用于各个区):小中大年龄及能力不同,怎样结合核心经验的发展提供最近发展区的适宜的有挑战性的区域游戏同样是一种材料,小中大如何体现不同层次性; ⑵各班说一说美工区创设的优缺点 小一班:报纸塑形比较有趣,材料丰富;美工区布局有问题;材料收纳和整理要加强。 小二班:手工区的创作形式要多样;还是材料整理和收纳问题,继续加强;格局进行再调整,扩大空间。 中一班:有老城厢特色区域,老城厢的房子。 中四班:玩沙区也利用起来了;沙盘中可以结合主题可以去手工区进行定制,手工区有平面到立体;地面水墨创作可以提供丰富工具,如:大刷子等,弱化一些粘土,增加自然材料。 大三班:美工区布局也要调整,屏风也要调整,做手工区有点局限,手工有点简单,可以增加难度;扇子接下来可以继续利用蚕丝做;可以用陶土制作三星堆作品,然后刷色彩。 大四班:格局要调整,材料收纳继续加强;墙面可以提供一些层次性的东西,如:画框、作品等。 ⑶今后的调整方向
各个班级可以刚刚看到的各个班级的美工区图片再次进行优化,布局和空间上再做调整;环境创设要体现班级特色区域,整体要美观、整洁;材料的提供要丰富多样;不同年龄段凸显层次性。 ㈢现场调整大三班、大四班美工区 ⒈美工区的问题梳理 ●有班级美工区整体布局比较局限,空间要再进行扩大;美工区中的小区要分区明显,凸显班级特色主题。 ●材料提供和收纳方面进一步加强。 ⒉分成两组对大班美工区进行调整(10:00—10:30) 大三班:彭一容、王晓兰、王熙文、童晨瑶 调整前:
调整后: 
大四班:潘利勤、葛佳星、敖舜、庄燕琴 调整前: 
调整后:
小一班:沈佳宜、朱银英、陆雯、熊珉越、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达成共识 ⒈一二三班美工区的格局要打破,很多班级都是局限在前门和后面中间,把美工区拓展出去,这样每个班都有一个美工特色区了,后续需要重点打造。 ⒉美工区要提供操作图示,这样孩子们就能自己看着图示操作,减少教师指导的时间 ㈤教研评价及后续任务 主持人: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后请大家完成教研评价,为后续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建议与意见。每个班创设好特色区,为接下来的共同体开放活动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