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切实提升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观察精准度与介入有效性,2025年10月15日,盛园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全体教师在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以“多维观察・精准支持”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
活动开篇,主持人围绕核心理论展开梳理,清晰对比了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追踪观察等三种观察方法的差异,并明确“不干扰幼儿专注探究、在认知卡壳或情绪受挫时提供支持”的介入时机原则。随后,教师们领取了包含扫描检核表、定点记录本、追踪便签纸及介入时机卡的工具包,为后续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在实践观察环节,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中班幼儿“机械拆装”科学游戏视频,并按分组明确观察任务。过程中,教师们对照介入时机卡,在发现幼儿认知冲突、情绪受挫等场景时,及时在记录工具旁标注并简述介入依据。研讨交流阶段,各组依次展示观察记录成果,深入对比三种观察方法的优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展开介入时机适宜性讨论,明确“幼儿反复尝试无果时教师提问引导”为适宜介入,“幼儿专注操作时教师过早提示步骤”为不适宜介入,并共同梳理形成《介入时机自查表》,清晰界定“幼儿主动求助”“争抢材料”需介入、“重复成功操作”不介入的标准。活动尾声,主持人带领教师梳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教研重点,并布置实践任务。
此次教研活动以理论为基、实践为要,通过“理论回顾—工具实操—对比分析—策略优化”的完整流程,不仅帮助中班教师明晰了不同观察工具的适用场景与介入时机的匹配要点,更形成了可直接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观察工具包与自查表,为教师精准支持幼儿科学探究、助力幼儿科学素养发展搭建了坚实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