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周计划
主题名称:你好夏天(一) 班 级:中一班 日 期:6月2日—6月6日 带班老师:沈佳苑、陆 嫣
本周重点 |
⒈本周开展新主题《你好,夏天》,从探寻“幼儿园里的夏天”出发,引领幼儿通过多元活动深度感知环境变化,通过五感体验与科学探究,引导幼儿直观认知蝉鸣、烈日、瓜果生长等夏季特征,在发现自然节律的过程中,感受季节更替的独特魅力。 ⒉结合季节特征和班级幼儿兴趣需要,丰富区域游戏材料,通过多元材料投放,将“夏天”元素扩充到班级的区域和角色环境中,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游戏的多样性玩法。 ⒊配合园部,做好端午节的布置工作,丰富园所环境,渲染节日氛围,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⒋近期有强降雨情况,天气变化大,继续加强班级通风、消毒等工作,预防夏季传染病的发生。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引导其将遮阳帽、防晒衣等夏日物品整齐摆放在自己的柜子里;引导幼儿观察当日温度更改天气预报版块,完成自主签到等工作。 ⒉自由活动:提供桌面玩具、绘本、折纸等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展开活动。 ⒊谈话活动:你发现最近的天气有了什么变化?你观察过夏天的小池塘吗?有什么特点? |
户外锻炼 |
本周预约:运动3区,提供:地垫、竹梯、滚筒、轮胎、拱桥、滑板车、小推车等。 重点指导: ⒈针对不同运动能力水平幼儿,调整竹梯高度及滑板车滑行距离,满足不同发展需求。 ⒉设置“西瓜”等游戏材料,鼓励幼儿驾驶滑板车从起点出发,绕过不同障碍到达终点的“水果店”,锻炼滑行控制能力与反应速度。 ⒊关注幼儿活动量,提醒幼儿出汗了及时休息,补充水分,帮助幼儿垫好汗巾。 弹性安排:如遇下雨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体锻及游戏,关注室内游戏材料的多元运用,以及幼儿游戏时的安全。 |
教学活动 |
端午放假 |
活动二:美丽的龙舟 (美术) |
活动三:夏天的歌 (语言) |
活动四:荷花荷叶藕 (科学) |
活动五:夏天雷雨 (音乐) |
上午游戏 |
户外、专室活动:沙沙乐园(周二)(雨天方案:区域活动);美术长廊(周三) 区域游戏(周四、周五):美工区(扇子和雨伞、小池塘)、生活区(编龙舟、驱蚊香包)、建构区(水上世界)、益智区(夏日迷宫)、语言区(西瓜和蚂蚁、夏天里的故事)、表演区(我爱洗澡) 指导重点: ⒈美工区: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力度和角度按压,制作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荷叶,部分幼儿可在印好的荷叶上用棉签添加叶脉,增强细节。 ⒉生活区:带领幼儿在自然角设置“晾晒区”,提供竹筛、纱网托盘,指导幼儿将植物均匀铺放,利用阳光晒干水分、通风防止发霉。 |
下午户外活动及游戏 |
本周预约:运动三区 重点指导: ⒈引导幼儿探索滚筒的多种玩法,如沿直线滚动、绕障碍物滚动等,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脚或其他身体部位来控制滚筒的滚动方向和速度。 ⒉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器材的多种玩法,鼓励幼儿模仿城市交通场景,幼儿骑着滑板车穿越拱桥,小推车则模拟运输货物。 ⒊关注好幼儿的出汗情况,当幼儿出汗较多时,引导幼儿及时休息饮水,帮助幼儿垫好汗巾。 ⒊关注幼儿活动量,提醒幼儿出汗了及时休息,补充水分,帮助幼儿垫好汗巾。 |
专用室活动:底楼建构(周二) 角色游戏(周三、周四、周五) |
日常生活 |
⒈在自然角设置“夏日植物观察站”,投放薄荷等夏季植物,提供放大镜、测量尺等工具,引导幼儿每周记录植物变化。 ⒉开展“夏天”专题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夏季相关安全防护要点,重点了解夏季户外运动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⒊鼓励幼儿多喝水,餐点时介绍绿豆、丝瓜等消暑食材,鼓励幼儿尽量光盘。 ⒋离园活动:检查幼儿衣着,引导幼儿拿好自己的物品,放学有序排队至放学等待区。 |
家长工作 |
⒈建议家长带幼儿开展“五感寻夏”活动:触摸小区里被阳光晒热的石凳、倾听傍晚的蝉鸣、观察雨后花坛里的蜗牛、闻香樟树的气味、品尝冰镇西瓜的甜味,用照片或录音记录发现,次日在班级分享,强化幼儿对夏季特征的多元认知。 ⒉指导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自主完成防暑小事:如午睡时自己铺凉席、外出前挑选防晒衣物、运动后用小毛巾擦汗。 ⒊建议家长带幼儿寻找小区里的遮阳树、观察喷泉降温效果、在公园池塘边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指导家长用手机微距模式拍摄昆虫特写,与幼儿讨论“为什么夏天昆虫变多了”,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
环境创设 |
⒈在班级各区域中增加夏天主题环境布置,鼓励幼儿主动收集与夏天相关的物品,例如莲蓬、蝉蜕、荷叶等。 ⒉在教室入口处增添“夏日温度计墙”,鼓励幼儿结合签到版面的“今日穿衣建议”图文卡,引导幼儿感受气温与衣着的关联。 ⒊更新班级美工区,布置夏天主题环境角落,突显夏天的特色。 ⒋可以将生活区制作的驱蚊香包悬挂在活动室不同角落,在驱蚊的同时引导幼儿感受具有夏季特点的植物的香气。 |
本周反思 |
|